第09版: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3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单极突进”转向“多轮驱动”
鲍晓倩

5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经济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我国区域经济版图发生了深刻变化。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东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各板块良性互动的局面正在形成。如何进一步发挥各板块比较优势,保持区域协调发展势头,成为代表委员关心的话题。

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不同区域发展的差距不断扩大。中西部地区在工业化、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与东部地区差距明显。“这既不利于各地比较优势发挥和交换,也不利于调结构、扩内需。”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杜鹰说,区域失衡影响了我国经济发展质量。

由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不健全,地方保护主义、行政区划界限在一些地方根深蒂固,一些区域过度开发、恶性竞争,又加剧了区域失衡。此后,我国先后提出实行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和东部率先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密集出台了一系列规划指导文件,分别在沿海、内陆和沿边地区建设了若干经济区,使区域发展的指向更加明确,战略格局更加清晰。

一系列区域规划相继出台,始终贯穿着两个思想:一是全国一盘棋统筹发展;二是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2007年,西部地区经济增速首超东部地区;2008年,中西部加东北三大板块的增速全面超过东部地区,至今已连续保持5年。5年来,中西部加东北地区经济总量占GDP比重上升了3个百分点。这种“快慢转换”,一方面说明东部地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了成效,另一方面表明欠发达地区正加快发展步伐,加速追赶东部地区。各区域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经济发展格局从“单极突进”转为“多轮驱动”。

区域协调发展并不是同步发展。经济发展的差距现实存在,每个区域具有不同主体功能,对发展的要求也不一样。但生活在不同区域的人们,都应该享受到最基本的均等化的公共服务。这是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这种理念正越来越深入人心,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不断优化,政策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使得基本公共服务朝着均等化方向发展。

首先是大力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2010年底,国务院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其次是对应主体功能区,细化区域配套政策。区域政策单元由原来的东、中、西、东北4个变成了53个,一些扶持政策得以被更加集中地用于支持相应主体功能区域。

同时,中央和省级财政增加了对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制定实施新十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将扶贫标准提高到2300元,加大了对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扶贫攻坚,帮助这些地区健全公共服务、建设基础设施。

主体功能区的推进,使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与建设“美丽中国”有机结合起来,限制发展、禁止发展区域,更多承担提供生态产品的任务,但当地的基本公共服务得到财政转移支付的大力扶持,落实了“提供生态产品也是发展”的理念。这对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美丽中国”至关重要。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统筹规划,分类指导,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相信随着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深入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成果会得到进一步巩固,最终实现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