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3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改善民生将成为新引擎
陈学慧

古人说,“为政之道,以厚民生为本,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民生”一词被11次提及。“民生”已经不再仅仅是财政支出,更将成为拉动内需、促进结构调整的重要引擎。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基本养老金继续提高10%”、“让老百姓住上放心房、满意房”……这些让老百姓得到实惠的承诺,赢来与会代表委员和广大群众的一致称赞。

有分析认为,政府工作报告关注民生,在城镇化、医疗卫生、铁路基建等多个领域可以挖掘不少投资机会。

敏锐的投资者则感到,“民生”二字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政治概念,而是更加广泛地与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等经济政策紧密相连。

民生,一头连着经济,一头连着民心,既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又是发展的有效途径,将成为未来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和动力源泉。

改善民生能创造出更多的有效需求。相关机构在苏南地区的调查显示,10年前的苏南农村,农民想的是如何增加收入,5年前想的是如何提高社会保障,而现在想的是文化能否进村。

社会在发展,人民群众的需求也在变化。在吃穿用问题基本解决后,人们对住房、教育、医疗、文化等需求不断增长、升级。

改善民生能凝聚民心从而转化为发展动力。习近平总书记3月6日参加辽宁代表团审议时说,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国运。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才有社会的和谐稳定,才不会拖经济发展的“后腿”。同时,做好民生工作,还能提高人们健康、文化、科技等素质,激发全社会更多的创造活力。

民生改善离不开经济发展,但经济发展并不必然带来民生改善。

发展的目的是提高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是让人民富裕起来,让人民幸福,从这个目的出发,就不会把改善民生的投入当成负担,也不会单纯从追求GDP和增长速度的角度去发展经济。因此,关键就在于对民生的清醒再认识。

站在更高的起点上,中国经济需要新动力。全球经济长期处于持续低迷状态,中国经济增长面临下行压力。依靠外需的老路子已经走到终点,扩大内需成为必须长期坚持的发展战略和基点。

扩大内需靠什么?土地、环境、能源等资源的瓶颈制约,使得原有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而高企的房价以及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也使得必须加大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力度。

此时,改善民生对于拉动内需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意义进一步凸显出来。

为什么是民生?扩大内需的关键是增强消费和投资的作用。而保障和改善民生,既能促进消费增长,也有望促进投资结构优化。

首先,进一步扩大就业能使更多人拥有一份稳定的收入,这有利于消费的持续增长。而进一步把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解决好,老百姓就敢于摆脱后顾之忧,更多消费。

其次,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的民生投资,有利于优化投资结构。目前,国家在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四大民生领域的投入占财政支出的30%左右。要想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财政对民生支出的比例要达到40%左右,有利于制约财政向一些低效率、低水平领域的投入。

再次,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看到蔚蓝的天,呼吸到新鲜空气,喝到干净的水,已成为当前重要的民生呼唤,未来的经济和企业发展,必然更加注重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在蔬菜供应和价格上应分清边界,政府要做的是保障供应,减少流通环节,补贴低收入群体等,至于种什么菜、卖多少钱,应由市场决定。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黄石市市长杨晓波

教育公平并不是平均分配,对于贫困、落后、边远地区,师资力量、教育设施、政策扶持等都应该格外倾斜。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院长顾海良

我不仅关注GDP,也同样关注CPI和PM2.5,还关注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劳动报酬的占比、最低工资以及各项社会保障的水平。这些都和民生紧密相关,反映了一个社会的公正与进步。

—全国人大代表、民盟中央经济委员会主任郑功成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