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的冀中能源是成功的。虽然遭受了新一轮国际金融危机的袭扰,但企业的各项经济指标仍然实现了逆势增长。煤炭产量达1.15亿吨,销售收入2200亿元,利税130亿元,其中利润45亿元,位居世界企业500强第三百三十位、中国企业百强第四十一位,中国煤炭百强第二位,较2011年分别前移了128位、19位和5位,企业利润贡献率更连续5年领跑河北国企。
用集团董事长王社平的话来说,经济效益反映了企业发展的步伐是否稳健,而应对逆境的方法则检验了企业管理层的智慧和信心。2012年,冀中能源在市场供需关系逆转、省外地方政策限制约束等不利情况下实现突围,这些成绩就显得弥足珍贵。
开源:优化主业增产增收
煤炭是冀中能源的主业,是企业最大的利润源。两年时间,通过扩张和矿井技术改造,冀中能源的原煤产量从每年5000万吨跃升到1亿吨,并成功打造成为全国第二大主焦煤生产基地,主业的发展可谓顺风顺水。但2012年形势急转直下,价格一向坚挺的焦煤每吨下跌了近400元,利润和成本之间的矛盾愈加明显。
如何优化生产组织,改变传统的产煤方式?冀中能源做了很多尝试。在集团下属的东庞矿,矿长杨印朝介绍说,2612采煤工作面的煤层厚度接近6.5米。如果使用传统5米综采支架,将无法一次采掘全部煤层,也会造成上千万吨的原煤丢失,若分两次开采,就要挖掘两次巷道,既费时费力,又存在安全风险。
如果将支架升高1.5米,采用6.5米一次采全,成本会大大降低。运用此技术,他们一年时间共开采优质主焦煤近200万吨,实现了从单纯的增量提效向提质增效转变。经过测算,与5米综采支架开采工艺相比,共为企业多创造效益4.9亿元。
“现在一个综采队、一个工作面就能完成日产万吨的任务,这在以前是绝对不敢想象的。”采了半辈子煤的东庞矿副矿长张延广感触良多,生产效率大大提升,生产成本却大幅下降,仅人工成本一项年可节省3000万元。
同时,以大型化、重型化、智能化、成套化为方向,冀中能源加快装备升级换代速度,提升采掘机械化程度和生产集约化水平,年产百万吨以上煤矿达到34个,占总产量的68%。其中,有11对矿井采用工作面充填开采工艺,3对矿井应用了巷道矸石充填技术,13对矿井实施了薄煤层开采,8对矿井应用了风(水)源热泵技术,19对矿井应用了沿空留巷技术。据统计,全年充填开采煤量达到250.7万吨,同比增加132万吨,沿空留巷14385米,同比增加5131米,薄煤层开采也达到了351万吨。
节流:精细管理汇聚财富
冀中能源把强化管理作为有效应对复杂严峻经济形势,增强企业实力、活力、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和增收节支的重要途径,实现了生产过程的全面预算化管理。
有独特精细管理经验的东庞矿,想尽办法强化基础管理,在精煤产品等级上细算经济账。洗煤厂厂长朱贵戌说,精煤灰分每提高0.1个百分点,回收率就会提高0.8个百分点。按照每月入洗原煤50万吨计算,东庞矿月增加效益近百万元。同时,他们还通过优化洗煤工艺,使介质消耗大幅下降,介质消耗打破了0.6kg/吨的国内最高水平,创出0.59kg/吨的新纪录。
不只是东庞矿,在冀中能源,精细管理渗透在方方面面。集团按照“工作程序化、责任定量化、制度刚性化、行为规范化”的要求推行精细管理,分系统、分专业、分工种、分岗位,细化工作目标、规范操作标准、优化管理流程、完善管理制度,并且注重过程管理,实现无缝对接。2012年,他们通过实施物供“三集中一统一”原则,共节约采购资金近亿元。物资代储代销量占到供应总量的51.2%,省内5个产煤子公司全部建立了井口超市,实现了矿井零库存,有效杜绝了积压、报废现象,物资储备资金降至2亿元以下,较年初下降26%。依托财务公司平台,资金集中管理优势充分显现,全年累计节约财务费用2735万元,并有效保证了企业资金链安全。同时,集团强化资本运营能力,形成了覆盖集团公司、子公司和基层矿厂的3级预算体系,主要产煤子公司开发建立了符合自身特点的预算管控平台,数据共享,逐步达到对集团经营目标的全方位实时管控。
集团还从营造成本意识的舆论氛围入手,开展形势教育活动,利用报纸、电视、网络、广播等平台,对员工进行“节约的就是效益,省下的就是工资”等成本经营理念灌输,形成了全员参与、全方位开展节支降耗、提质增效的风气。据统计,仅修旧利废一项,就节省近5000万元。
挖潜:创新扩大经营成果
冀中能源还将绿色概念嫁接到煤矿,提出一个响亮的名词——生态矿山。
冀中能源以生态矿山为目标的自主创新成果丰硕,绿色生态矿山建设引领煤炭行业发展潮流。梧桐庄矿、云驾岭矿、东庞矿、邢东矿入选国土资源部“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2012年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21项,其中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装备集团公司“掘进机远程控制技术及监测系统”成功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薄煤层半煤岩掘进机关键技术研究”再次列入国家“863”重点项目。
依托拥有的“两站、两院、五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河北煤炭研究院、河北化工研究院,国家技术开发中心、冀中能源技术中心、河北省充填采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煤矿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药新药研发中心)”的科研格局,冀中能源积极研究因煤炭开采而引发的地表塌陷和“三废”排放问题,破解了诸多制约矿井生态开采的瓶颈,相继开发和应用了井下巷道矸石充填采煤法、综采机械化充填采煤技术、矸石粉煤灰综采充填技术、高水材料充填采空区采煤技术,以及水源热泵、风源热泵、地源热泵、矿井水回灌技术等一批先进技术,为推进生态矿井建设提供了雄厚的技术保障。仅综合机械化充填采煤技术,冀中能源每年就可充填矸石180万立方米,回收“三下”压煤近250多万吨,矿井资源回收率平均达到93.7%,采区工作面资源回收率达98.85%,分别比国家规定的指标高出4.7个百分点和16.8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公司还节省了大量的提矸用电费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6000吨。生态矿山建设每年为公司创效达1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