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完蛇年春节,湖北团风县团风镇村民王喜云夫妇没有像往年急着回武汉打工,他们在团风镇附近的钢构产业集聚区找到了工作,农历正月十六上班。“情况好的话,三两年之后兴许就在镇里买房落户了。”王喜云说,这几年,周边像他们这样的“打工族”选择在家门口上班的多了,因为县城和乡镇可就业的地方越来越多。
越来越多的打工者享受着城镇化带来的便利。快速发展的城镇化,就是这样生动、深刻又广泛地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城乡面貌前所未有的改变,带来了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的显著变化,也为中国经济持续平稳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据统计,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由2008年的45.7%提升到51%以上。专家认为,这一数字变化不仅表明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成功转移,也表明几千年来的“乡村中国”正在向“城镇中国”加快转变。
我国城镇化战略起步较晚。10多年来,通过建立开发区、建设新区和城市扩展、旧城改造、乡镇产业化和村庄产业化等多种形式,城镇化率在短期内快速提升。但同时,缺乏产业支撑、基础设施跟不上、生活设施不配套、社会保障不足和就医上学困难等问题也相继出现,一些地方还形成“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的“半城镇化现象”。河南民权县王桥镇村民韩秋阁说:“农民进城也好,上楼也好,解决不了饭碗,解决不了生活,怕是不中!”朴素的语言道出了城镇化推进进程中存在的现实难题。
“半城镇化”存在并非偶然。一些专家提出,这主要是因为一些地方对城镇化的理解出现偏差,在观念上把城镇化发展与现代化发展、工业化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割裂开来,同时片面理解城镇化对GDP的带动效应,形成“土地依赖”和“造城冲动”。有的地方领导就对记者说:“现在不造新城,怎么出成绩?”由于这样的“城镇化观念”,一些地方在速度上急于求成,要求“几年再造一座新城”。山东一个不足20万人的开发区,竟然要在半年内把老城镇全部搬离,再打造一座容纳20万人的新城。在方式上只注重“城”的兴建和扩张,甚至把城镇化简单化为“房地产化”,不讲究城镇化内涵和品质,村民进城后无以为生。东部某县领导告诉记者,他们把未来50年“造城”的地都“规划下来了”。
显然,这种“房地产化”的城镇化难以为继,科学发展的城镇化才可持续。从现阶段来看,我国城镇化率仅与52%的世界平均水平接近,与高收入国家近80%的城镇化率相比还有很大距离。这就意味着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还有巨大空间,对消费、投资以及城乡统筹、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拉动作用将更加突出,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引擎。在此背景下,如何走好城镇化发展道路,防止出现各种偏差,就成为未来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考量。正如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所说,城镇化是一个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长期过程,要避免单兵突进、顾此失彼。
因此,站在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刻,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成为必然选择和共识。从目前实践来看,一方面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具有长期性、量大面广、稳定就业难、市民化成本高等特点,需要解决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诸多难题。解决这些难题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是简单通过户籍改革就能完成的,要按照积极稳妥、分类指导、有序推进的要求,通过艰苦持续的努力,不断向这一目标迈进。另一方面,必须走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城市群之间,要根据不同地理区域、不同产业构成进行科学合理布局。一些专家认为,要把城镇化纳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使大小城市相互配套、小城镇与农村现代化衔接、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同时,要注重提升城镇自身品质,既要夯实基础建设,也要从趋同型转变为特色型,避免一窝蜂上马大建筑、大广场而不顾客观条件约束,努力走出一条有特色、有品位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大好机遇需要认真把握,发展蓝图更要科学规划。去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面对新的形势,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进一步推动我国实现内需拉动为主的经济转型,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这既是发展要求,也是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