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读者之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2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周末副刊 有趣有味

新年伊始,《经济日报》推出了“周末”副刊。只读了几期,便被这份具有经济味儿的副刊所吸引。要问它为啥这么吸引人,我把它概括为一个“趣”字。

先说文之趣。副刊文字轻松活泼,妙趣横生。以1月19日《衣裳记忆》一文为例,全文借助衣裳这个载体,串起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一位八旬老者的自述,也是共和国沧桑巨变的生动写照。它不仅“看着有色彩,闻着有气味,摸着有温度,听着有声音”,“有沧桑,有辉煌,有烙印,有记忆”,而且“读着有味道”。文章开口小,挖掘深,让人感到别开生面,趣味无穷。

再说图之趣。无论是插图、配图、题图、漫画,还是图片新闻,都为文章增色添彩。比如“周末·旅游”版刊登的《探古访幽行燕赵》一文,可别轻看了那则绘有临济寺花塔、长信宫灯和赵州桥的题图,它将诠释、导引、说明、注解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自然吸引了读者的眼球。

三说游之趣。您不能不佩服作者和编者的慧眼,文章选取的角度十分独特。无论是伦敦地铁,还是牡丹江雪乡,抑或是查干湖冬捕,不仅将食住行、游娱购这六大旅游元素尽情展现出来,还让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景,更让人们明了“对自然的敬畏,对生灵的尊重”。

最后说思之趣。正如作者陈颐在《不做“机器人”》一文的结尾所写的那样:“就像我们在生活中需要停下脚步发一会呆一样重要,学会说一些看似是无用的扯闲天,加上一些对他人的关心和问候暖语,配着一些轻松幽默的小段子,面对面和人说话再不会是一件难事”。这不正是阅读副刊所得到的一种享受吗?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日报周末副刊在经济与文化的接合部上做文章,以鲜活的话题、生动的画面、百姓的视角、有趣的漫画赢得读者的喜爱。

因为喜爱,所以笔者希望它能办得更好,为此,特提出以下两点建议。一是能增加诗配画,旨在讽刺、鞭挞那些在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某些不文明现象。二是言论、评议、论述等要多从百姓日常经济生活中选取素材,就事论理,以小见大。

(湖北武汉市武昌区武铁小区 王学华)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