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聚焦三农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2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河北昌黎
建优质基地 促产业提升
本报记者 刘惠兰 通讯员 刘艳丽

春节刚过,记者走进河北省昌黎县家惠超市的水果蔬菜专区,只见葡萄、苹果、京白梨、黄瓜、青椒、西红柿等本地土特产品水灵灵地摆满了货架,顾客们在选购着商品。副县长龙立新介绍,作为农业大县,近年来昌黎县下功夫实施农产品质量提升战略,大力发展“农超对接”、“定单农业”等模式的优质农产品基地,构建了农产品流通的快车道,既确保了农产品安全、优质和新鲜,又提升了农业产业增收水平。

龙立新说,2007年以来,昌黎县以建设沿海现代农业强县为目标,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按照“特色化、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的思路,着力培养水产品养殖、设施蔬菜、畜禽养殖、果品生产、甜玉米种植五大基地。2012年,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62%。

在农业提升工程的带动下,马芳营旱黄瓜、刘李庄甘蓝、吴家坨草莓、格瑞茵蔬菜等一批农字号名牌产品市场不断扩展,不仅占领了东北及内蒙古各大市场,部分产品还出口国外。刘李庄村草莓种植大户马宝宁说,他们村有草莓大棚2000多个,人均收入达1万多元,亩收入增长了10多倍。

为提升农业产出水平,昌黎县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通过市场化的手段,着力建设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同时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以“龙头带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发展优势。目前,全县已形成67万亩水产养殖基地、35万亩蔬菜种植基地、10万亩甜玉米种植基地、3万亩酒葡萄种植基地以及珍稀动物养殖基地等。

昌黎县还创新农业经营机制,推进多类型、多层次、多领域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通过“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在市场经营主体与农民之间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使更多的农民进入农业产业化链条并从中受益。目前,全县拥有40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012年,昌黎县嘉诚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被认定为国家级示范社。

围绕高效种植、特色养殖等农业主导产业,昌黎县加快农产品市场的培育,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着力破解农产品卖难问题。目前全县已形成了一批以果品交易市场、蔬菜交易市场、皮毛交易市场等为龙头的农产品交易市场。2012年,全县建成设施蔬菜“百亩方”10个、高标准皮毛动物良种繁育基地2个,皮毛动物养殖总量达到1100余万只,浅海滩涂养殖开发总面积达到77万亩。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850元,农业产业驶入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