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2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同样的春运 不一样的感受
本报记者 邓海平

上世纪80年代初在我国掀起的民工潮,转瞬已走过30年。当时广东最大的、也是惟一的火车站广州火车站,因“百万民工春节集体返乡”而闻名,广州铁路春运也逐渐演变为中国春运的晴雨表。然而30年过去了,今年广州铁路春运无论是客运组织、乘降秩序,还是服务质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让广大旅客有一种舒适的新体验。

农历正月初八,春运首波返程高峰平稳度过。明媚的阳光下,忙碌的广州火车站有条不紊。

上午10时许,来自河南新野的51岁旅客黄建成走出车站,他在花都一家陶瓷厂上班,亲历了广州火车站30年的变化。黄建成感慨地说:“广州火车站春运服务一年比一年好!今年让人很舒心!”

这一天,大约有7万名像黄建成一样的旅客平安抵达广州火车站。

为做好春运工作,各铁路局相互配合,纷纷派人员和车辆支援广州。各级政府、武警部队每年给广州火车站春运极大的帮助,省市领导多次亲临车站,广州市春运办每逢春运必派工作组进驻广州火车站,协调解决问题。

今年春运,广州站在车站广场将临时候车大棚扩建到7200平方米;对进站旅客按方向、区段、时间进行候车,并实行切块分流,专人引导;在每一个候车大棚设一个集中验票区,扩大候车缓冲面积,实现均衡验证,加快验票速度。同时,组织车站180多名党、团员和职工骨干开展奉献日活动,轮流为旅客服务。

“今年春运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峰高不显峰,流大不滞留,这都离不开观念的更新。”客运车间主任王必雄说。

今年春运,广州站深入贯彻“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如亲人”的理念,推出了一系列便民利民新举措,先后出台了“售票组织”、“乘降组织”、“行车组织”等应急预案和具体措施,把安全风险管理运用到春运安全工作之中。正是有广州火车站数代铁路人的默默奉献,艰难前行,才有了今天的春运保障。

30年前的广州春运格局呈现“漏斗状”。当时广东春运主要在广州火车站,因为进出广东省的铁路主通道只有一条京广线,客货混用,客运能力非常紧张。

随着我国铁路主干线的不断增加, 进出粤铁路大通道由1条变为4条。同时增设广州地区火车站,先后改造广州北站、广州西站进行分流,于1996年建成广州东站,于2010年1月建成广州南站,形成5大车站同步分流的良好局面。广州地区几条干线、几大火车站同时使用,改善了京广线、广州站单线单兵作战局面,广州站春运单日运客纪录由最高24万人下降到了18万人。

值得欣慰的是,高铁正式登上广州春运的舞台,广州地区铁路运能“瓶颈”逐渐缓解。据统计,从今年春运至今,高铁的运量已占广铁总运量的三成,高铁的发展使广州地区“漏斗状”春运格局大大改观。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