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资本市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2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信托竞逐多元化理财市场
□ 本报记者 常艳军

2012年信托业信托资产规模继续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的态势。

“截至2012年末,我国信托业资产规模已超过7万亿元,较2007年时的0.95万亿元,5年增长了7倍多。”中国人民大学信托与基金研究所执行所长邢成表示,信托业发展到今天,靠的是与时俱进的监管政策和信托公司超前的市场竞争理念,信托公司充分发挥信托制度的独特功能和特有优势,不断释放制度价值,同时也是充分整合货币、资本和实业三大市场资源,灵活运用债权、股权、物权三大投资手段的结果。

犹须多一些长远眼光

信托业在对宏观经济研究力量的重视和整体业务研发的投入方面还需要向其他金融机构看齐,多一些长远眼光

不过,信托业在经历了十年高速增长之后,目前也面临一些发展困境和潜在的风险因素。

“房地产信托业务等所暴露出的个案风险只是一些表象,但一些潜在的实质性风险如果不高度重视并及时加以解决,就有可能不断积聚,逐渐发酵,最终爆发。”邢成说,所以目前信托公司应对已有或潜在的风险及时化解,尽早防范。比如,经济周期误判风险、专业能力滞后风险、组织结构严重失调风险、企业机制僵化风险以及激励过度风险等。

在邢成看来,防范经济周期误判风险尤为重要。因为信托业的发展周期和宏观经济的周期变动关联度很高。无论是与宏观经济周期的正关联度还是逆关联度都较其他行业更加紧密和敏感。多年来,信托公司长期在市场中摸爬滚打,对市场微观运行路径的认知与其他机构相比略胜一筹,然而对宏观经济周期、政策、形势、趋势等方面的研究却一直是诸多信托公司的短板。信托业在对宏观经济研究力量的重视和整体业务研发的投入方面还需要向其他金融机构看齐,多一些长远眼光。

“我国信托业在转型的十字路口,需要的不仅是打开业务领域的空间,同时还需要有风险防范、监控、化解、缓释等相适应的制度安排。”邢成表示,信托业一方面加速转型,提高自主管理能力;同时,也要系统地、持续不断地进行投资者教育,只有如此,信托业才能真正实现“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买者自负”的理想状态。

把握金融改革中的机遇

信托公司应针对自身以高端客户为主的特点,尽快实现非限定性投资的差异化管理,对高资产净值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2012年被称为“中国资产管理市场群雄并起”的一年,券商创新、基金松绑、保险开放、期货突破、私募修法……中国理财市场主体多元化的结构进一步得到了监管部门的确定和相关法规的呵护。今后在中国理财市场中,包括信托在内的各家金融机构之间,在业务竞争和往来中,将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的格局。

“这一切都说明我国金融机构综合化经营的迫切要求,以及最终要走向混业经营的趋势。”邢成说。

在新的一年,信托公司作为专业的资产管理机构和金融理财机构具有明显的综合优势和独特的竞争力。

“面对需求多元的理财市场,信托业的市场敏锐度、市场判断力和市场适应力都是其他金融机构无法企及的。”邢成表示,信托业多年积累形成的风险可控、收益较高的市场信誉、产品定位已深入人心,一个较具规模的、稳定的高端客户群基本形成。

邢成同时也认为,信托公司应针对自身以高端客户为主的特点,尽快实现非限定性投资的差异化管理,对高资产净值客户实现产品定制化,提供个性化服务。利用跨市场经营和多工具组合的优势,满足投资者更多的需求。

“展望2013年金融体制改革的焦点,信托业运用其手段灵活、工具多样的优势和特点,可以先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大胆进行尝试和探索。”邢成表示,实际上,正是在信托资金使用价格的形成过程中,信托公司已经在实践中探索利率市场化的创新道路和模式,为今后我国金融体制进行深层改革创造了条件。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