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 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2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时不我待
金里伦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要切实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把领导经济工作的立足点转到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上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刻领会、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的这一重要精神和有关部署,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对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一、经济环境的剧烈变化,要求必须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方式

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经济发展呈现缓中企稳、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比上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最终消费的贡献率比资本形成高1.4个百分点,结构调整有新进展。但这只是一面。另一面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突出,尤其是随着经济环境的新变化,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更显紧迫。

这种紧迫首先来自于国内经济环境“一增一减”两大变化。

一增是劳动力、资源两大传统红利减弱带来的企业经营成本增加。统计表明,10多年来,我国的劳动力成本大幅增长4倍,相当于泰国的1.5倍、菲律宾的2.5倍、印尼的3.5倍。在我国,还存在大量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产业亟待调整,粗放式的增长方式亟待升级。如近期钢铁业产能过剩不断加剧,已导致全行业处于净亏损状态,吨钢利润不及一公斤猪肉。另一核心要素土地成本也出现飙升。据测算,2012年末,全国主要监测城市地价总水平为3129元/平方米,是2005年末的2.4倍,其中商业服务、住宅、工业地价分别比2005年上涨183%、275%、36%。

一减是基础设施条件大幅改善带来的投资空间减少。上世纪80年代面对的是大量历史欠债,比如道路短缺、电力短缺、通讯短缺等,投资空间较大。这些年随着我国在这方面投入的增加,短缺局面已经扭转,甚至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已大大超前。在这种情况下,以往的简单投资思路很容易造成重复建设、产能过剩。即便是新能源产业,也存在因盲目扩张而举步维艰的状况。光伏产业和LED产业去年都走了“麦城”,很多相关中小企业相继停产甚至濒于破产。国家发改委宏观院的一项研究也表明,在现有发展方式下,靠劳动力、资源投入实现增长的提升空间已经不大了。

这种紧迫还来自于世界经济颓势的倒逼机制。

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全球增长方式、供需关系出现了大的变化,全球需求萎缩将成常态,这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明显倒逼机制。研究数据表明,2012年以前的1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年均增速超过20%,今后几年如继续坚持低端制造,恐怕连实现10%以上的增长也相当艰难。根据海关总署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2012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仅6.2%,增速同比下降16.2%。这警示我们,过分依靠外需、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日子已难以为继,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是当务之急。

二、把握立足点和着力点,主动转出新天地

过去黑烟缭绕的京西钢城石景山,如今正呈现新的面貌,而这新面貌的“点睛之笔”则是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不仅弥补了首钢迁走后60%税收的空白,而且实现了新的增长。这说明,只要转得对、转得好,就能转出新天地。

怎样才能转得对、转得好?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深入研究国内外经济发展大势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立足点”、“四个着力”和“五个更多”的要求。概括起来主要有三条,一条是站稳立足点,即“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一条是把握着力点,即“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另一条是搞活关键点,即“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互动”。

这些要求,是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的展开和深化,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必须贯彻落实到经济工作的全过程。当前需要把握好这样几点:

一是把握好扩内需这一基点。2012年入冬以来,商家频频“造节”成功,“双11”当日仅淘宝公司一家销量就达192亿元,是上年同期的3倍多。这不仅彰显了我国巨大的内需潜力,也让人们认识到只要措施得当,我们完全能将这一潜力转化为动力。现在,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近5500美元,保健消费、旅游消费和通信消费等有着旺盛的市场需求;未来几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还将释放出60余万亿元的购买力。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需顺势而为把这些潜力尽量挖掘出来。未来几年也是城镇化带动力加快释放期。按以往经验,每增加1个城市人口,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将会增加10多万元,消费需求也会随之增加,这是个大数字。怎么让这些理论上的数字变得活生生,值得下功夫。还要看到,我国民生投资缺口还很大。与世界平均水平为8.5%的情况相比,2011年我国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为5%,差距明显。将投资方向转向民生,不仅能拉内需、稳增长,而且能扩消费、惠民生、利长远,利莫大焉。

二是在“新”“旧”产业上做文章。只有落后的生产方式,没有落后的产业。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并不是要将传统产业这个“旧”产业抛弃掉,而是要通过强化需求导向、加强技术改造进一步增强传统产业的优势。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是经济转型中必抓的重中之重。眼下,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脚步的临近,一些新兴产业发展已展现出诱人前景。比如,云计算市场正在迅猛增长。据国际资深市场研究机构测算,2012年到2016年间,公共云服务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6%以上,是当下IT行业整体增速的5倍左右。又如,随着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技术、基因治疗与细胞治疗技术以及生物农业技术等不断取得新突破,生物产业已从生物医药、生物农业向生物制造、生物环保等领域拓展,以30%左右的年增长率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经济门类,渐显跨越式发展的迹象。我国在这些方面应加强统筹、加大投入。有条件的地方尤其是科技资源积聚、产业基础较好的地方,更要先行一步。

三是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经济转型,外需这条腿要上新台阶。这个新台阶未必体现在“量”上的新增长,但一定意味着“质”上有新突破,实现从传统的生产成本优势向技术、品牌、质量为核心的新优势转化,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和“中国服务”的跨越。还要看到,推进出口市场多元化,也是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内容之一。目前,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数量占全球3/4,人口占4/5,是值得重视的潜力所在。

三、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全面深化改革

过去30多年我国经济保持10%左右的平均增幅有三大因素,一是人口“红利”,二是资源“红利”,三是改革开放“红利”。现在,尽管生产要素综合优势仍长期存在,但人口、资源“红利”逐渐减弱已成不争事实,对改革“红利”的要求相应更高。要在接下来的国际竞争中获得优势,必须通过技术创新、人力资本积累、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来化解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加快从价值链的低端逐步走向中高端。当前,一个突出的任务是必须深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改革,破除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在加快释放新一轮改革红利中激发经济发展的动力与活力。

新形势下如何释放改革红利?关键是要按照党的十八大的部署,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动摇,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动下一步改革。有两点必须强调,一是要把整体渐进与局部突破结合起来,在重大改革上充分发挥试点地区“侦察兵”、“先遣队”作用,及时为改革攻坚提供新鲜经验和实践标杆,这样做有助于摸准“石头”、减少失误。二是要抓住深化改革的突破口。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要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强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改善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长期以来不少地方领导干部已经习惯于用简单的行政命令和扩大投资来解决经济中的各种问题。这种转变,一些人会不适应,一些传统体制机制也会不适应,需要中央加强统筹协调与监察督促。

国际竞争历来就是时间和速度的竞争,谁动作快,谁就能抢占先机,掌控制高点和主动权;谁动作慢,谁就会丢失机会,被别人甩在后边。早转早主动,我们只有继续大胆探索、不断创新,才能化倒逼为主动,化危机为机遇,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为推动科学发展增添新动力,开拓更广阔的天地。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