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4下一版 2013年2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收”年货 “种”希望
本报记者 刘 畅

2月7日上午,四川省蒲江县长秋乡石马村的柑橘地里,薄雾蒙蒙。村民张慎友正在摘“年货”——不知火。这是他去年种下的三个柑橘品种之一。“今年最新鲜的‘年货’就是我自己种的。走,跟我回家看看我备下的柑橘。”说着话,张慎友顺手把摘下来的不知火往背篓里一放,领着记者回家。

大约10分钟路程,一栋红瓦白墙的两层小楼到了。推开二楼客厅的门,茶几上摆着四个大竹筐,各式黄澄澄的柑橘堆得像一座座小山包,在一旁的小竹篮里,摆放着花生、糖果。“怎么样?我家的‘年货’不仅看着红火,还最特别!”张慎友显得十分得意。

刚一落座,他便忙着给记者剥起了柑橘。“这叫青见,酸酸甜甜的,果大皮薄;这叫不知火,去年最受欢迎的品种;这个是脐橙,水分足,营养价值也高。一年辛苦下来,我种柑橘赚了3万多元。”张慎友称赞的这些柑橘,不仅在自家的年货中唱起了主角,还是去年创收的“功臣”。

“东西好,还要会推广。听儿子讲,现在好多农民都在网上推销自己种的水果、蔬菜,这个办法我明年要试一下。还有今年走亲戚时,我要给大家都带上一点柑橘,把我的‘年货’送出去。”张慎友告诉记者,除了种柑橘外,他还承包了村里的小卖部,开了个农家乐,去年总收入有6万元左右。

在喜迎丰收的同时,张慎友还不忘去蒲江县城里置办点年货。不过,今年他不准备进商场、逛超市,而是要去农资门市部好好看一看。“以前过年,一定要挪一点钱来买烟、酒、糖,今年准备压缩这部分开销,腾出钱来买化肥、良种。春耕近了,好好筹备一下,明天我就进城去给土地也办一些‘年货’。”张慎友说。

如今,在石马村,像张慎友这样一改习俗,将春耕物资纳入年货置办范围的农民已经很普遍。很多尝到科技高效农业甜头的农民,纷纷加大了对土地的投入,把有限的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他们不仅收获了“年货”,还播种了希望。 (更多报道见5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