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2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珠联璧合蕴谐巧
□ 杨 子
摄影 宋明亮

楹联,又称对联、对偶、对子等,是写在纸、布上,或者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由汉字音、形、义特性发展来的一种独特的民族文体。据民俗学相关研究,桃符——门神——祈福禳灾之辞——春联,是楹联起源、产生的基本脉络之一。

楹联是一种对偶文学(从明代开始,又可称为对联),以高雅的文学性、广泛的实用性及精妙的谐巧性,广泛存在于各类生活习俗之中,为老百姓喜闻乐见,千百年来长盛不衰。传统楹联的形式相通、内容相连、声调协调、对仗严谨、言简意深、格式严格,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春联是楹联家族的一个重要的门类,是由古代的“桃符”直接演化而来。桃符,就是挂在门两旁的两块桃木板,上面画有驱邪的门神,如“神荼”、“郁垒”二神的画像,以禳灾祈福。据史料记载,唐玄宗年代,民间在春节期间广泛流行着书写悬挂“祈福禳灾之辞”的民俗,而且文字还以对偶句居多,随着这种非诗非骈文的文字继续演化,当独立使用的对偶句文字跃上桃符板,就标志了楹联的产生。至五代后蜀,后主孟昶作“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一般意义上认为,此联便是春联的始祖。

进入宋代以后,实用类楹联的品种、内容和应用范围都有了很大发展,经明发展到清,楹联空前兴盛,《帝京岁时记》和《春明采风志》都记载了每到春节前书写春联的盛况,“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还出现了很多卖春联的店铺,叫做“对摊”,以写联挣些笔资,足见其普及的程度。直到今天,楹联习俗仍然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伴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繁荣复兴,楹联热于上世纪80年代初蓬勃兴起,重新展现出非凡的时代魅力。2006年,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重视传统节日文化,春节写春联贴春联也成了老百姓节日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

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无论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都必须具备以下特点: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本版楹联书法作品均选自中国美术馆正在举办的“癸巳新春楹联书法展”)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