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聚焦三农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2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春节临近,“南菜北运”在稳定菜价、保障供应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南方蔬菜一路向北
本报记者 吉蕾蕾

我国“南菜北运”最初是将海南的蔬菜运到北方的一些城市。近年来,国内包括蔬菜在内的农产品价格波动,在此背景下,云南、广东、广西也被纳入我国“南菜北运”的主产区。

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现代流通方式不断完善,使“南菜北运”成为现实

当前,北方受严寒天气影响,一方面本地蔬菜生长缓慢,供应相应减少;另一方面春节临近,消费者对新鲜蔬菜的需求增加。一增一减,蔬菜市场供求变化显而易见。

2月3日,记者来到北京市西城区黑窑厂社区菜市场,琳琅满目的新鲜水果蔬菜格外诱人。“在家门口就能买到来自海南的小番茄,太方便了。”正在挑选水果的刘大爷告诉记者,他今天买的莲藕是湖北的,尖椒是云南的,豇豆是广西的,“以前是做梦也想不到在家里能吃上来自全国的新鲜蔬菜”。

让刘大爷“梦想成真”的是近年来我国实施的“南菜北运”工程。“南菜北运”农产品现代流通试点是国务院为保障北方越冬蔬菜市场供应,防止蔬菜价格大幅波动的重要措施。冬春时节,受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北方地区蔬菜供应趋紧,菜少价高,而此时南方地区蔬菜大量上市,菜多价贱。而且,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现代流通方式不断完善,使“南菜北运”成为现实。

“南菜北运”不仅有效地保障北方市场的蔬菜供应,而且对稳定菜价的作用也很明显

“南菜北运”实施的初衷是保障北方越冬蔬菜市场供应,解决当地“买贵”问题,也为缓解蔬菜主产区“卖难”。近年来,“南菜北运”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的实施,丰富了北方市场的蔬菜品种,形成了南方蔬菜“产销两旺”的局面。

在海南省的示范效应下,广西、云南等地也纷纷成为“南菜北运”的生产基地。广西的秋冬瓜菜已在东北、华北市场上占有重要份额。数据显示,自2002年起,广西每年秋冬菜播种面积超过1000万亩。近年来,广西每年外运秋冬菜达到800万吨以上,约占蔬菜总产量的70%,为华北、长三角和珠三角蔬菜市场提供了充足货源。

“南菜北运”不仅有力地保障了北方市场的蔬菜供应,而且对稳定菜价的作用也很明显。在“南菜北运”实施过程中,有关部门积极引导产销两地的企业相互投资,打造以资本为纽带,联系生产基地和零售终端的稳定供销关系。目前,联系生产基地和零售终端的公共信息平台和物流平台已经建立,借助网络,零售终端很快就能联系到生产基地,有效地减少南北方之间蔬菜流通成本。

从长远来看,要保障北方大中城市冬春蔬菜供应,仅靠“南菜北运”的“外部支援”远远不行,建设好北方城市的“菜园子”很重要

随着“南菜北运”的继续推进,南方蔬菜已大规模走向北方的餐桌,“南菜北运”对平抑北方市场蔬菜价格、保障北方越冬蔬菜供应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看到成效的同时,也应该清晰地认识到“南菜北运”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目前,“南菜北运”存在着运输距离远、环节多、成本高等制约因素。为更好地发挥“南菜北运”的作用,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南方蔬菜生产基地合理布局,加强产销衔接,发展订单农业,强化信息引导;另一方面要继续完善“南菜北运”的运行机制,尽力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费用,培育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超对接”等模式,保障“南菜北运”的安全畅通。

但是,从长远来看,要保障北方大中城市冬春蔬菜供应,仅靠“南菜北运”的“外部支援”远远不行,建设好北方城市的“菜园子”很重要。今后保障北方地区的冬春蔬菜供应和价格稳定,在充分发挥“南菜北运”作用的同时,北方城市还要立足自身,提升冬季蔬菜的生产能力。北方城市可在城郊或周边地区建设一批高标准现代化蔬菜生产基地,降低天气对冬季蔬菜生产的影响,提高北方城市冬季“菜篮子”的保障水平。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