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文化产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2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开广阔的文化消费市场
祁述裕 曹 伟

刚刚过去的2012年,我国文化消费市场风生水起。以电影市场为例,去年,全国电影总票房达到170.73亿元,同比增长30.18%。从2002年9.2亿元票房至今,中国电影票房增长18.5倍,年均增长39%。电影市场的持续井喷,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国内文化消费的巨大潜力。

随着经济发展,居民收入的增加,我国文化消费稳步增长,但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从消费总量看,2010年全国城乡文化消费总量约1万亿元,比照根据国际经验推算出的4万亿元的理想值,有3万亿元的缺口。预计到2020年,全国文化消费需求总量将达16.65万亿元。从人均消费看,据文化部财务司提供的数据,2011年,我国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分别为7.3%和3.2%。从区域分布看,城乡之间、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之间在文化消费的总量、人均值和增速等方面都有明显差距。2011年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比为6.7:1,文化消费最高的上海人均文化消费2461元,是最低地区(西藏)的8.6倍。区域发展不平衡,为文化消费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从层次结构看,我国居民文化消费尚处于改善生活环境、休闲减压的初级阶段,高品质的文化消费还有很大市场。

创造消费是促进文化消费很重要的关节点。电影《泰囧》所带来的“蝴蝶效应”就证明了这一点。《泰囧》的成功不仅带来了巨额票房收入,还让影片取景地泰国的旅游市场产生联动效应。据携程网统计,仅去年12月通过团队旅游及自助旅游赴泰国的中国游客,就超过1万人次,同比增长3倍多,其中前往清迈的游客增长近5倍。

创造消费的重要性是由文化消费特点决定的。文化消费是弹性需求,是软需求,具有选择性、差异性、区域性等特点。文化消费需求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产品的吸引力。美国电影《阿凡达》之所以能够创造票房奇迹,应归功于其3D技术的视觉冲击所带来的新奇感。时空条件的变化也能改变文化产品的消费状况。2012年莫言小说受到热捧,则主要是诺贝尔文学奖的效应。因此,就文化消费来说,消费潜力并不必然产生实际消费。要使消费潜力转化为消费现实,需要在创造消费上下功夫。

实际上,仅靠创造消费并不能解决全部问题,要繁荣文化市场,还要多途径鼓励和扩大文化消费。应重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提高消费能力。居民有钱消费是促进文化消费的前提。在医疗、社保、住房等刚性支出比重较大的情况下,居民的文化消费能力会受到很大束缚。因此,要保证居民可支配收入稳定增长,应同时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减少贫富差距、健全社保体系、降低消费成本,加大转移支付等措施,努力提高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居民的文化消费能力。

二是提升消费者素质。居民文化消费的水平和方式,与其文化素质和消费观念密切相关。要大力推动文化艺术普及教育,通过家庭培养、学校教育、社会培训、舆论引导、消费体验等方式,培育健康的文化消费心理和习惯,壮大高层次的文化消费群。

三是增加有效供给。文化市场反复证明,质量高、口碑佳、接地气的文化产品不愁没有市场。近年来,我国文化产品供给总量大、增速快,但毕竟还有相当部分属无效供给,图书大量积压,电影产品能进入院线的不过十之一二。究其原因,在于整体质量不佳,读者观众不买账。因此,提高产品质量、增加有效供给十分迫切。要做到这一点,文化产品生产者应善于把握市场需求,努力推出个性化、差异化、多样化文化产品。政府也要采取资金支持、政策引导等措施,鼓励和引导优秀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以增加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

四是重视市场要素的培育。促进文化消费,需要培育要素市场。比如,信息支持就十分重要。可建立全国文化消费公共信息平台,为文化企业提供信息发布、市场监控、风险评估、投资预警等服务,促进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的衔接。

(作者单位分别为国家行政学院、全国宣传干部学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