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去年7月黄鸣曝光行业“潜规则”,并将矛头指向众多与其“作对”的企业、媒体等以来,这位山东皇明集团董事长在这条道路上已经耗费了近半年时间。
皇明太阳能发展到今天,从一枝独秀、行业领军到盛极而衰,历程值得反思。首先是个人英雄主义。黄鸣董事长是笔者尊敬的一位企业家,但现在的黄鸣过于相信自己、放大自己,这导致皇明集团在发展过程中过于“独”。
任何一个产业从发展初期走向成熟,都要经历一个整合的过程,一是产业的整合,二是资本的整合,门槛不高的太阳能热水器行业尤其如此。皇明集团多年来都是自我发展,作为领军企业对行业的参与感不强,几乎没有去收购和整合其他企业,而是试图用超前的思维和理念独自引领这个行业。这让黄鸣错失了很多现实商业中的机会。
其次是理想主义。黄鸣对太阳能行业的贡献毋庸置疑,但除了错失规模化发展的大好机会外,黄鸣为了实现他的太阳能梦想,将大量的资金、精力“赌”到了2010年世界太阳能大会上,这让皇明集团元气大伤。在一定程度上黄鸣希望为这个行业找到出路,不断探索光热行业的新技术,努力作出高端的产品,这值得提倡。问题是,他有些过于分散精力和轻敌,而忽视了光热行业最主要的盈利产品——热水器。
最后是黄鸣的偏执。皇明热水器对质量的重视的确非同一般,但问题就是价格高。皇明这些年都没有将散乱的竞争对手打出行业外,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没有通过规模化降低成本,通过价格杀伤力将劣质产品与企业淘汰出去,向消费者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
必须尊重市场的力量,相信市场的优胜劣汰可以校正和解决行业发展中的诸多问题。皇明集团成长到现在非常不容易,必须用市场的方式而非论战或其他方式挽救它。
仅仅抱怨为什么好产品、好公司却得不到市场的认可是不够的,而应该认真研究消费者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产品。现阶段市场需要的,还不是黄鸣心目中的理想产品,而是大众买得起、用得放心的产品。说到这里,就是说皇明要允许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企业内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以及最终客户都有利可图,而非仅仅为理想一意孤行。
当然,现在远非终局。以皇明的实力、品牌与积累在市场上还没有完全失去机会,而这一切取决于皇明自己。作为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作为一位有英雄情结的企业家,即使失败又何妨?正如黄鸣自己所说,大不了把企业卖掉,自己做皇明的总经理。但是黄鸣要做到这些恐怕并不容易。笔者的判断是,皇明的终极挑战不是别的,恰恰是黄鸣本人。 (《中国企业家》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