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生态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2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杉木林有一群“候鸟”科学家
本报记者 温宝臣
站长汪思龙(左一)和工作人员一起采集土壤溶液。 资料照片

会同,藏在湖南大山深处,少有人知。

这里,有我国第一个人工林研究站——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研究所会同森林生态实验站。

“老陈啊,过去咱们丢下家,不顾子女,吃的那些苦,受的那些罪,能有这么大的收获,值了,值了。”80岁的周崇莲研究员站在实验林场的山上,对身边77岁的陈楚莹说。看见自己在上世纪80年代亲手栽的那片杉木,如今已郁郁葱葱,蔚然成林,周崇莲感慨万千。

53年来,会同站的4代科学家们,为了实现人工杉木速生丰产的理想,像不畏艰苦的“候鸟”一样,每年多次往返于会同广坪和2900公里之外的沈阳之间。这条坚守理想、饱尝艰辛的科研路上,发生的故事令人感动,产生的科研成果更让人振奋。

攻关

人工速生林如何持续丰产

驱车行进在会同山林间,实验站站长汪思龙指着山坡上笔直的树木告诉记者:“你们看,那就是杉木,这种木材的材质特别好,生长快,是我国特有的速生商品材树种。会同是全国最适宜人工杉木栽培的地方。”

正是因为会同得天独厚的条件,1960年,森林生态实验站设立于此。当时,突飞猛进的国家建设急需木材,单纯依靠天然林已无法满足。要实现林木的长期可持续供应,唯有建设速生丰产的人工林,并且要在光热和水分条件比较好、生长周期比较短的南方。周崇莲和陈楚莹等第一批科学家怀着强烈的使命感,开始了艰辛的科研之路。

以前我国造林密度都是每亩440株,会同站经实地调查和分析,提出每亩240株的新方案。按此密度栽植的2000余亩速生林长得又高又壮,而且加快了杉木用材供应速度,该方案得到林业部肯定,并在全国推广。

人工速生林丰产实现了,然而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杉木连栽3年后,不仅生长得非常慢,而且还要撂荒四五十年才能恢复地力。速生林为什么会“一代不如一代”?“不仅是因为土地肥力不够,还有毒素和生物这两大因素。杉木作为针叶木,落叶还地的速度比较慢,而且不容易腐烂,所以不能及时补偿地力。”汪思龙说。

会同站的科学家们通过数十年研究,阐明了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机理的三大机理,即土壤养分流失、土壤生物功能破坏和土壤中有毒物质的积累。根据这一科研结论,会同站开始将针叶林和阔叶林以8:2的比例进行混交,既有效地实现地力营养补充,保证了杉木的连续种植,又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杉木的生长周期。目前,会同站的近100项科研成果已经在湖南、江西、贵州等人工杉木林主产区推广,南方林区的森林覆盖率大幅增加。

在会同实验林场,记者看到林地下有不少白色小塑料圆圈,地上还有一些很奇怪的仪器。汪思龙告诉记者,那些小圆圈是为了测验土壤呼吸而安装的,那个仪器是红外二氧化碳仪,主要是测量林地和土壤的碳排放量。他们要定期来记录数据,建立一个数据库。正是依靠这些几十年积累下来的观测数据,会同站才能完整地揭示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和生态过程。

2004年,心系全国的会同站科学家们在长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国家用材林生产战略,在我国亚热带、热带地区建立优质高效人工用材林,这一建议成为我国林业决策的重要依据。

奉献

满头白发换来满目青山

在会同搞科研,很艰苦。53年来,4代科学家始终坚守理想,全心奉献,甘于寂寞,科研接力从未间断。

建站初期,第一任站长李竹林和妻子陈楚莹全心扑在科研上。后来李竹林回沈阳生态所工作,陈楚莹毅然独自留在会同站。坚守科研一线的她无法照顾丈夫孩子,李竹林因严重糖尿病去世时年仅63岁。1998年,陈楚莹的女婿廖利平接任站长。这名才华横溢的青年科学家最终病逝在岗位上,年仅35岁。

记者眼中77岁的陈楚莹,虽然头发花白、面庞清瘦,却精神矍铄。她最近被会同站返聘,又回到了这片凝聚了绿色梦想的大山。“我手里还有一批重要的数据,要趁着自己不糊涂赶紧整理出来。”

现任站长汪思龙在会同已经工作接近30年,在他的领导下实验站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很多人总是拿他稀疏的头发开玩笑,可他却总是说,头发稀了没关系,只要杉木长好了就行。

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让会同站这个默默无闻的工作站逐渐挑起了国家林业科研的大梁:走出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冯宗炜等一批人工林研究的重量级专家,承担了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40余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56篇……

使命

提高森林质量关键在科技

目前,我国林业科技贡献率仅为43%,而林业发达国家科技贡献率超过80%。科技水平不高,严重制约了我国林业的快速发展和森林质量的提高,切实加强林业科技支撑显得尤为迫切。提高森林质量、促进绿色增长,关键在科技。会同站的科学家们肩头的任务更为艰巨。

国家林业“十二五”规划提出,要更加突出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增强碳汇能力中的特殊作用。汪思龙说:“我们要更加主动地去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对森林生长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

我国亚热带酸雨污染是继欧洲、北美之后在世界上出现的第三大片酸雨区,会同站揭示了酸雨对森林的影响,并筛选了一批耐酸的乔木和灌木,为酸雨林区的植树造林提供了重要数据。

“有人说我们像候鸟,在南北迁徙。候鸟选择适宜的生存环境,我们则选择适合科研的地点,会同虽然条件艰苦,但是这里适合搞科研,我们还会坚持下去。”汪思龙说。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