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4下一版 2013年1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地头菜价涨 农民赚不多
本报记者 杜 芳 徐 胥
1月24日,河北省固安县东杨先务村菜农张立军、陈立平夫妇在自家芹菜地里查看芹菜生长情况。
本报记者
杜 芳摄

编者按 临近春节,有关菜价的话题引人关注。本报记者连日来深入到蔬菜产地、专业合作社、蔬菜批发市场,从生产、物流运输、批发等重要环节进行追踪采访,了解蔬菜价格问题。价格是蔬菜乃至农产品产供销一条龙环节中的核心要素。菜价既涉及从田间地头到水陆码头如何降成本减环节,也涉及信息引导、市场布局、交易手段等组织管理方式,还涉及谁来种菜、怎样种菜以及怎样保农产品供给等深层次问题。因此,理清楚蔬菜价格涨跌的来龙去脉,有助于我们找到蔬菜等农产品稳定供给的长远之策。从今天起本报推出“春节前夕追菜价”专栏,陆续刊发记者发回的报道。

河北省固安县是环京津蔬菜生产基地,约47万亩蔬菜种植面积,24万亩设施蔬菜。入冬后,这里的菜农最担心的就是天气,最怕遇雪塌棚或者冻棚,但凡天气预报有雪,菜农总要度过不眠之夜。

1月19日,固安下了场雪。半夜一见地白,菜农就扛着推板上了大棚,除雪时,雪溅到裤子上被身体的热气融化,又遇冷在裤子上结成了冰碴。一夜五六个小时的劳动,天亮雪停时大棚上的雪已除尽。损失避免了,但不利天气对蔬菜生长还是造成了影响。

在固安顺斋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蔬菜基地,果菜类的长势明显比不上去年。生产组长刘雪清告诉记者:下雪那几天温度低,大棚起帘晚,骤晴天气又要及时回帘,这几天又碰上连阴,怕冻了蔬菜根本不敢起帘,光合作用少了,菜自然长不好。

记者走进一个茄子棚,平均一个秧上结五六个茄子,个都不大,植物叶片也耷拉着。刘雪清说,去年这时候,一个秧上能结十几个,黑亮黑亮的。这片茄子地的产量比以前少了三分之二。“如果再不见晴天,再半个月这茄子就完了。”

在固安县东杨先务村,张立军也遇到了同样的烦恼。他的芹菜棚在去年7月底下大雨时秧苗被毁,目前至少减少一半产量。“我的损失还不大,有的地方连棚带苗全没了。”记者又到黄瓜、西红柿等大棚了解,发现均有不同程度减产,而菜农普遍反映,今年的雨雪等不利天气是“罪魁祸首”。

因为蔬菜产量少了,菜农更愿意去当地的小型蔬菜批发市场交易,看那里卖多少钱决定自己出手的价格。

东杨先务村300多亩大棚芹菜地今年的亩产只有1.6万斤左右,比去年的减少了三分之一。现在这里的芹菜已经卖出去一半了,当地的芹菜地头价每斤1.6元至1.8元,已经比上个月的8毛钱涨了一倍。而黄瓜、西红柿、茄子、青椒等蔬菜也有不同程度涨价。

据商务部发布的数据,记者在固安采访时蔬菜价格已连续12周呈上涨走势。

菜价涨了,农民赚不赚钱?东杨先务村的孙敬生说,他半个月前开始卖,陆续卖了9000斤芹菜,收入11800元。这个芹菜地投入则有:棚膜2000元,棚折旧成本4000元,草帘折旧1400元,底肥加追肥900元,农药50元,籽种200元,电费35元,共计8585元,盈余3215元。因为芹菜比较好种,孙敬生没有请人工,所以没有算人工费。但如果将这片地的人工费加入,按照一人一天100元的平均标准及芹菜生长周期中需要请人工的天数,还要赔3000多元。

张立军也有自己的一本账:“电视里总说菜价涨了,但是要我说,菜价涨得太少了。我种了20多年菜,今年是最贵的一年,才能赚一点钱。20年前每斤芹菜2毛到3毛,涨了20年现在也才涨到一块多。”

固安县蔬菜管理局局长张维建说,大部分农民计算收入根本就不算人工费,虽说账面上看着菜价涨了,但是远远不及农民付出的辛苦和承担的风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