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国防天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1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没有什么问题不能答
——记济南军区理论讲师团
本报记者 张 忱 通讯员 傅开强 王会甫

军营故事

济南军区讲师团的8位教授尽管都是功底扎实的学者,但为了让每一次宣讲都吸引人、感染人,他们从未放松自我提升。

“要给别人一碗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8位理论专家始终不忘自己作为播火者的责任,将创新理论的火种播撒在部队官兵的心中。

在济南军区官兵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活动中,由某综合训练基地军官教研室曹新成、杨运忠、郭仕光、崔增富、王定安、张建平、陈福汉、赵锦铎8名教授组成的理论讲师团,深受广大基层官兵欢迎。这些常年工作、生活在部队基层一线的理论专家,用官兵听得懂的语言讲述党的创新理论,用战士乐于接受的方式传播十八大精神,先后为部队宣讲30多场,座谈20多次,累计辅导官兵3万多人次,受到官兵好评。

讲师团每位教授的党的十八大精神宣讲提纲都有好几种版本,而且几乎每份提纲都是画满了各种修改符号的“大花脸”。王定安教授介绍说,因为宣讲对象既有军区机关干部又有边海防部队官兵,既有退休老干部又有刚入营的新兵,既有地方党政机关干部又有厂矿企业工人,既有高校学生又有社区居民,为了增强宣讲的针对性,他们先后编写出机关版本、基层版本、地方版本等6种反映不同层面的宣讲提纲。每次宣讲前,教授们都会根据宣讲对象的需求,重新概括观点,补充新鲜事例,对提纲进行修改。为了让宣讲内容更有时效性,讲师团成员无论走到哪里,都要带上一台能上网的笔记本电脑,随时将新鲜事例和热点话题加入到讲稿中。宣讲结束后,他们还迅速了解听众的意见反馈,据以对宣讲提纲不断升级。日积月累,最初的提纲也就慢慢变成了“大花脸”。

理论宣讲接地气,“语言”相通是捷径。讲师团的成员总能根据受众的特点,变换宣讲的“语言风格”。面对新战士,他们会用鲜活的网络语言;面对乡村农民,他们会用群众语言讲大白话,言语中总带着乡土气息……

宣讲材料再好、再新,单靠“满堂灌”也达不到好效果,只有互动交流,才能让党的创新理论和十八大精神入耳入心。在几十场十八大精神宣讲中,讲师团成员都只安排1个小时的集中宣讲,其余时间全都用于与听众互动交流,释疑解惑。

新鲜的内容加上新鲜的方式,讲师团的宣讲给听众带来了不同以往的感受。大学生新兵张广宇坦言,以前在大学读书时,总觉得理论很遥远,谁要是谈论理论话题,准会被同学们嘲笑。讲师团教授们的讲授,好像不经意地推开了一扇门,听完之后,让我感觉党的创新理论其实离我们很近。

理论的最大魅力,在于它能帮助官兵解决思想上的迷惑。讲师团的成员每次授课,都坚持“没有什么问题不能提,没有什么问题不能答”的原则,无论面对什么人、什么问题,都是有问必答、有疑必解,既不回避现实焦点,也不照本宣科。

针对让官兵们困惑的腐败、欺诈、贫富不均等社会问题,郭仕光教授在宣讲中打了个形象的比喻:“改革开放以来,GDP平均以10%的速度增长,好比一个年轻人正在长身体,青春期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过这些都是发展中的问题、前进中的问题。所以,党的十八大强调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来保证国家的健康成长。”一个小小比喻,让台下的官兵释然。

宣讲会有长有短,可党的理论宣传不会散场。济南军区理论讲师团成立12年来,先后为军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院校和基层部队授课500多场次,出版《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及其中国化》等专著10余部。近年来,他们发挥网络媒体作用,创新宣讲模式,在济南军区政工网上开办了“理论热点面对面”专题网页,官兵随时可以通过网络向教授提问、咨询。仅1月8日一天,官兵们就在网上提出了20多个问题,每个问题都得到了详细的解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