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说的一段话被广泛转引:中国的股票市场是个不成熟的市场,盲目性很大,波动性很大。低收入者和靠养老金为生的人可能不太适合在股市投资,建议选择其他更安全、风险更小的产品。
郭主席不是第一次说这话,这话也不是郭主席第一个说。不管怎么理解,郭主席的“喊话”都是一句大实话、一个善意提醒。其实,中国股票市场建立20多年来的成绩之一,就是在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的同时,还造就了一批真正意义上的个人投资者——当然,你也可以叫他们“投机者”。这些用真金白银交学费的股民,认赌服输的投资文化、买者自负的契约精神深深浸透到骨子里。可以说,风险是“投资者教育”这门课最好的导师。
放眼股市之外,常看到一些这样的福地,不仅符合“更安全、风险更小”的标准,还常常录得令人满意的收益率。
比如理财。虽然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一些银行理财产品就出现不达预期收益率甚至亏损的兑现危机,但由于多数银行愿意拿钱“私了”以保口碑,最终多数纠纷还是得以化解。这更坚定了投资者把理财产品当高息储蓄的信心。
比如信托。去年这支奇兵不仅安然渡过了大家普遍担心的兑付洪峰,还迅速扩张为保险业之外第二大金融业态。在取得了平均9.2%年化收益率骄人业绩的同时,还能保持“刚性兑付”的不坏金身。
再比如债券。这是一群“从未发生实质违约”的全优生,履历表里写满了“A”,还有各种各样根红苗正的隐性担保,关键时刻总会有“家长”出面托盘。
如此完美。当这些产品的销售经理拍着胸脯说“绝对没有风险”时,他可能真的并不想骗你。
但是,常识告诉我们:没有不伴随着风险的收益。越是表面上没有风险,越有可能蕴藏着巨大的风险。
风险首先来自风险本身。这些领域其实屡遭险情,之所以还能化险为夷,是靠家底儿补贴投资失误,走的是“拼爹”路线。
对单个风险的化解,并不能消除风险产生的源头。尤其是在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增加的时候,各类风险的显化必然成为大概率事件。即如眼下,就有真假难辨的华夏银行“飞单”事件,有悬而未决的11超日债出路问题,刚刚还传来了中信信托某计划可能发生违约的消息。每一个事件引发的关切几乎是相同的:这一次谁来埋单?
更大的风险来自于对风险的无视:每次温水煮青蛙似的“兜底”,在救活了一个个产品的同时,也顺带“杀死”了一部分市场买方的投资理性,而这对于防范市场风险来说,是最重要的免疫系统。
针对近期出现某银行理财产品无法兑付问题,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吴晓灵直言不讳地表示:“如果银行出面承担风险,对市场的发展将是极大的打击。”从现场听众所表现出的认同可以看出,她的话代表了日渐清晰的共识:还投资的本原,还市场的真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