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随着经济服务化全面提速,城镇化、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服务业正在逐步成为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民生改善的主力军。在这一背景下,准确分析服务业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并对服务业发展最紧迫的任务进行理论分析,对于更好地促进服务业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来有为。
中央提出,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从服务业等方面付出努力,怎么理解?
来有为:当前,在全球化的服务经济革命中,谁引领了服务经济发展的潮流,谁主导了服务产业的创新,谁掌握了服务市场的导向,谁就更能抓住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和主导权。发展服务业,不仅能够增加就业,而且有利于推进城镇化、扩大内需。近年来,我国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升级对国内旅游、现代物流、创意产业等服务业发展的带动效应正逐步显现,推进产业融合和农业服务化、制造业服务化的效果也在逐步释放,由此形成的对服务业发展的带动效应正逐步增强。以文化产业为例,2011年,我国人均GDP已接近5500美元,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人均GDP超过1.2万美元,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这个阶段居民文化领域需求呈“井喷”之势,我国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的潜力非常大。随着我国工业化由中期向后期逐步过渡,文化创意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比重将显著提升,成为稳定的经济增长点。
近年来,经济学界一直有关于“服务经济时代来临”的大讨论,“服务经济新时代”真的来临了吗?
来有为:一般而言,服务经济是以服务活动为主的更高层次的经济发展阶段,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一种新的社会经济形态。服务经济形成的主要标志是:经济中从事服务活动的人员及其创造的增加值超过农业和工业之和,并在国民经济中占据50%以上的比重。由于我国长期存在“重制造、轻服务”的观念,重点发展制造业,服务业的发展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尽管服务业在我国GDP中所占比重呈现缓慢但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但服务业占我国国民经济的比重仍然偏低,国际竞争力不强。从服务业的内部结构看,现代服务业所占比重低,发展滞后。以2011年为例,我国服务业同比增长8.9%,服务业增加值占我国GDP的比重为43.1%。对比国际水平,可以说我国距离服务经济还有较长的一段距离。
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与“中国制造”在产业链中的位置有关系吗?
来有为: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是现代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制造业分工协作越深化,对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越大。当前,在我国制造业中占主导地位的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产品,很多企业是两头在外、以贴牌生产为主的加工贸易型企业。因此,企业在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培训与管理、信息技术服务等方面的支出很少,企业的生产性服务需求不旺盛。
发达国家在发展服务业方面走在前列,有什么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来有为: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全球产业结构已呈现出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的趋势。近年来,国外许多原有的制造型企业通过大规模的进入或兼并工业生产性服务业来整合原有的业务,如GE通过进入金融业为其客户提供贷款,来刺激其产品的销售;HP公司通过兼并服务型企业,从而为客户提供从硬件到软件,从销售到咨询的全套服务;IBM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由制造型企业成功转型为服务型企业等,均有力地说明了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与工业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下一阶段,我国服务业应如何把握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带来的机遇?
来有为:针对我国经济实际情况,我认为大力发展服务经济,实现经济跨越式转型,是当前我国的战略选择。对服务业来说,要紧紧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宝贵机遇,大力承接高端制造业转移,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大力加强技术引进和跨国合作,利用全球科技和智力成果,全面提升我国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要通过并购、战略合作、管理咨询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引进国际先进的管理方法与理念。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集成全球优势生产要素,推动整体产业链的优化重组,全面提升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