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今日财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1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另一场三国围棋擂台赛
——从日企衰落看“中国制造”

格兰仕集团助理总裁 陆骥烈

编者按 本报23日刊发《要为中国家电企业担心吗》报道后,引起社会广泛热议。今日刊发格兰仕集团助理总裁陆骥烈就此话题的讨论文章,敬请关注。

◎ 韩国棋风实用,招数犀利,但底蕴不足

◎ 日本棋风端庄,往往开局华丽,中盘乏力,尾盘一片乱战

◎ 中国棋风中规中矩,底蕴深厚,全局观强,但是缺乏创新

日本家电企业一直是中国企业的榜样,但是在出井先生指点江湖的时候,我在思考,像索尼这样一个横跨IT、数码、娱乐产业的家电王国,为何连续多年亏损,为何鼎盛一时的日系家电企业不约而同亮起红灯?成功者的转变,我们如何汲取教训?大山倒下,我们的新高度在哪里?前路开阔,我们应该如何迈步?

以索尼为代表的日系企业一直具有高投入、高科技、高价格“三高”体征。这种模式使日系企业近几年对于竞争格局、消费市场和外部环境变化缺乏危机意识。三星董事长李健熙2012年7月曾发出“早上六点半上班”的倡议,彼时三星利润连续增长,并且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已超过苹果。但是李健熙清晰看到利润过于集中在智能手机所隐藏的危机,这和出井先生的淡定形成了鲜明对比。

现在的局面很像当年的三国围棋擂台赛,中日韩代表着迥然不同的三种风格,韩国棋风实用,招数犀利,具备强悍的冲击力,但底蕴不足;日本棋风端庄,往往开局华丽,中盘乏力,尾盘一片乱战;中国的棋风中规中矩,底蕴深厚,全局观很强,但是缺乏创新。中国家电业一直是充分竞争行业,既没有韩国财阀经济特征,也没有日本企业先发优势。但从另一角度说,中国家电业的基础是建立在强烈危机意识和生存需求上的,我们只有把自身的产业优势发挥到极致,不断跟随全球行业的发展汲取先进要素,才能成就自己的发展模式。

高投入高成本的模式酝酿新的成本危机。日系企业在科技上不遗余力的投入,大幅推高了成本,而高价格对于市场依存度增加,一旦市场需求下降,高成本高价格就成了巨大负累,规模萎缩和成本高企直接导致产业亏损。而堆积巨大资源的高科技在产品表现上却缺乏敏感度和领先性,在与苹果、三星等产品的竞争中处于下风,实验与研究经费投入效率低下,国际市场品牌影响力逐渐降低。研发效率是资产化增值的重要表现,也是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体现,日系家电产业虽然在管理效率、市场效率上做出了模范效应,但是这些年在研发和技术运用上并没有转化为真正有竞争力的产品。

创新失速引发战略麻痹,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市场是一把双刃剑。持续20年的高速增长使中国市场成为美国、欧洲之外的消费市场高地,日系家电企业和中国市场的紧密联系使其得以将较低代次技术在中国实施生产,并持续获得利润,但这也减缓了日系企业的创新。这种创新失速不仅表现在产品技术上,还表现在商业模式上。日系家电品牌在中国逐步蜕变为区域性品牌,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渠道建设上远远落后于中国企业。

看清行业格局更要看清自己。目前我们需要一个三步走的发展路线图,第一个时期步入效率革命与二次创新的整合期,效率革命对于大规模制造而言,会带动产业升级;第二个时期是二次创新与品牌全球化的发展期;第三个时期是一次创新突破和品牌全球化的成熟期。

其中的关键词是:效率和创新。中国家电业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在全球产业格局中拥有庞大的内需增量市场、广泛的全球供应链伙伴、大规模装备制造能力。我们关注效率革命,同时需要发动高科技引擎,使创新成为中国家电制造的DNA,这样才能打好这场三国擂台赛。

需要警惕的是,我们绝不能掉入创新的陷阱。中国式的创新是以二次创新为主,今天我们可以站在更高的巨人肩膀上,将创新能力和大规模装备制造能力紧密结合,整合行业甚至国家力量,进行核心技术一次创新,形成几个核心点的突破。

中国制造的工业精神就是实干与创新,中国制造的世界梦一定可以实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