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国家庭幸福感热点问题调查”结果日前发布。结果显示,影响中国家庭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按相对作用大小依次为:家人健康、夫妻和谐、有自己的住房、子女成才、心态好。
☞ 农村家庭幸福感高于城镇
调查发现,农村居民感觉幸福的家庭比例略高于城镇。在农村,婚龄越长,家庭越幸福;在城市,婚龄越短,幸福感越高。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广州认为,这折射出城市生活压力更大。城市的生活环境、工作压力、子女的教育压力等均大于农村。更多的情感诱惑,也使传统意义上的“七年之痒”变为“三年之痒”甚至更短。夫妻关系也是影响家庭幸福的重要因素。调查表明,初婚人群幸福感更高,离婚家庭幸福感最低。
调查显示,家庭幸福感随年龄递增,年龄越大,家庭幸福感越高,“40后”的家庭幸福感最高,“90后”的家庭幸福感最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杜鹏分析认为,这与年纪越大、对家庭投入越多、从中得到的满足越高有关,也与“80后”、“90后”群体面临就业、购房等巨大压力,及其对于“婚姻”带来的角色转变还在适应、磨合阶段等有关。
☞ 农民工群体家庭幸福感最低
调查数据显示,事业单位、外企人员、离退休人员的家庭幸福感较高;而农民工、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空巢家庭等群体的家庭幸福感普遍偏低。与其他职业相比,农民工群体的家庭幸福感最低,低于农业劳动者,甚至低于城镇中的失业和无业家庭。其在打工地遇到的最大困难,分别是日常开支高和父母不在身边。
农村“留守妇女”的家庭幸福感显著低于农村本地已婚妇女的相应水平。父母均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以及父母有一方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的家庭幸福感,均显著低于儿童的平均家庭幸福感。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闵乐夫指出,“完整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必需品,亲子沟通很重要”。
此外,“空巢家庭”幸福感显著低于“非空巢家庭”;城市“空巢家庭”幸福感低于农村“空巢家庭”。与邻居的关系越好,家庭越幸福。而且,与邻居交往越全面、越深入,家庭幸福感越高。王广州认为,家庭的幸福感不仅是个人自身的幸福感,更涉及一个社区内“家与家”之间的关系。增进邻里交流,改善邻里关系,对于减缓压力、保持身心的健康和幸福感的体验有着深刻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