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区域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1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产业“药方”激活区域市场
本报记者 李琛奇 孟 飞

甘肃定西市陇西县素有“千年药乡”和“西部药都”之美称。伴随着药材的种植和交易,陇西中药材市场不断壮大。目前市场交易量达到100万吨,交易额达200多亿元,在全国市场上的交易份额已达到20%以上,部分品种占到全国一半以上。

“我对中药材市场的变化可以概括为四个阶段,一是地摊阶段,二是‘棚户区’阶段,三是商铺阶段,四是商城阶段。现在就到了第四个阶段。”甘肃惠森药业科技集团总经理洪建雄说。

这四个阶段,不仅仅有交易场所的改变,更有交易规模、方式的改变。步入商城阶段的中国文峰药材交易城,去年总交易额就达86亿元,上缴税金达6400万元,有1000多户个体户和500多家来自全国各地的公司相继入驻,带动就业2400多人。

“交易城是从2011年9月才开始运营的,如果按照这样的发展速度,可以确保2013年完成销售额130亿元,上交税金1亿元以上。”商城管理者洪建雄兴奋地说。

采访中,不断有货车从交易城拉着药材出去。洪建雄介绍,每天有30辆左右的半挂车从这里开往全国18家大型药材市场。按照1车35吨的承载量,那就是一天有1000吨左右的中药材外销,规模在整个西北地区也是首屈一指。

市场的成长也带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记者采访中得知,就在2012年12月31日,惠森药业科技集团建立的全国药财盈(文峰)中药材物联电子交易市场上线运营。

这个电子交易平台把中药材现期货交易、中药材信息发布、综合电子商务等产业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完成了现货交易向期货市场的转变,提高了仓储基地的电子信息化程度,构筑起联系政府、产地、市场和药厂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进一步提升了陇西中医药物流市场份额和竞争能力。

以陇西中药材市场为中心,附近的岷县、渭源、漳县从中药材市场建设到中药材种植和收购也纷纷地被带动起来,一个汇集中药材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为一体的交易区域平台和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中药材物流中心正在建成。

“我们在衔接设立甘肃生物医药投资基金,加紧编制中医药产业千亿元产值规划,计划到2015年,保守估计全市中药产业总产值达到380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增加值达到100亿元以上,增加值占全市GDP的10%以上。届时,中医药产业将成为定西市的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定西市市长常正国说。

编辑点评

“两招”促互动

晓 飞

陇西中药材市场和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除了自身药材品质优势,也离不开两个“良方”的配置。

一是品牌建设。“陇西黄芪”、“陇西白条党参”获得国家质检总局原产地标记注册认证,“华夏药都”、“天下药仓”2大类19个类别的产品和服务商标,已全部通过国家工商总局审查注册。全县先后申报注册“陇山渭水”、“陇元贵宝”、“利贞”等中药饮片、药茶、药膳等产品商标20多个。

二是现代中药营销网络建设。陇西率先在西北开展中药材期货贸易、电子商务,充分发挥市场在产业化中的资源配置作用,促全县初步建成以文峰、首阳两大专业市场为龙头,菜子、马河、福星等产地集贸市场为依托,各乡镇收购网点为延伸的中药材市场体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