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资本市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1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轮迎来枯木逢春般的行情或难持续——
B股路在何方
本报记者 殷 楠 何 川

被不少市场人士戏称为“鸡肋”的B股近期迎来一波枯木逢春般的行情。尤其是停牌超过20天的万科公布了B股转H股方案,停牌两周的上柴股份发布沪市首例B股回购方案,以及仍因重大事项而处于停牌的丽珠A、丽珠B也被传有可能实施“B转H”或“B转A”方案等利好消息,直接刺激B股指数本周一(1月21日)强劲上扬。

截至21日收盘,沪B指及深B指分别劲升3.03%和6.05%,创下近19个月来新高;万科B、上柴B、永生B等均告涨停。

◎B股功能需重新定位

“B股市场是在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下设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吸引外资,为我国上市公司提供融资渠道。20余年来它起到过一定作用,不少公司也在B股实现上市融资。但随着我国外汇储备的大幅增加、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B股市场的功能需要重新定位。”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表示。

回顾B股发展历程,特别是近10年来,在H股大量发行上市和我国企业纷纷赴海外上市后,B股IPO基本停止,再融资功能已丧失,逐渐变成了“僵尸”市场。“当前B股市场主要问题是参与的投资者太少,导致股票的流动性极差,二者相互形成了恶性循环。”中山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国旺说,“B股的清算机制限制了投资者的参与。以港币或美元为清算货币的交易,必须有对应的货币持有者进入,才可能活跃市场。但当B股对境内居民投资开放后,境外投资者利用这一政策撤退。B股市场俨然变成了境内投资者的自拉自唱,已偏离了吸引外资这一宗旨。”

此外,作为货币与资本项目管制下的“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窗口”,B股市场在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力度加大、境内居民海外投资便利性增加后,对内开放吸引力已经逐渐消退。在整个市场环境发生巨变的情形下,B股亟待一场“涅槃”。

◎转A或H仍存障碍

对于最近B股出现的一波反弹,李国旺认为,“之前B股跌幅较大,市场近期进行了自我价值修复,另外A股的走高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B股上涨。最重要的是,B股未来回购或与A股可能合并的前景,吸引了一些投资者提前‘赌’未来。由于当前B股处于估值底部,存在较大的风险溢价。一旦‘赌’成功,投资者或会收益颇丰。”

市场预期的相对好转,表明B股存在的问题有较好解决的可能性。对于B股未来的出路,李大霄认为大致可有3种选择:“一是中集集团的‘B转H’模式,但这不具有普遍性,比较适合有国际业务背景、有外汇收入,并且股东多为境外投资者的企业。二是通过股份回购来注销B股股份,回购后的公司再选择其他市场上市。三是可尝试‘B转A’模式,虽然目前国内还没有先例。”

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日前在亚洲金融论坛上表示,将积极推动B股市场改革,提高B股公司的正常经营和发展能力。他透露,内地开始了一个由B股向A股转换的机制,证监会成立了一个联合小组以便更好进行信息、数据、知识的分享。

不过,在重庆喻明投资公司总经理苏渝看来,A股、B股毕竟是两个分割的市场,存在着流通障碍、货币结算和价格差异,以及交易规则的不同。目前两个市场的平均市盈率存在差价,若将B股直接转成A股,对A股的投资者有失公平。另外,A股还有800多家公司排队苦等IPO,B转A必将会使市场额外增加扩容负担。

对于如何解决这一难题,苏渝认为,上市公司可考虑参照股权分置改革的办法实现“B转A”模式,即由上市公司给B股投资者支付一定的对价,再按比例兑换成A股股份。对价多少可以通过上市公司大股东、A股股东和B股股东共同协商或投票表决。“不管采用哪种模式,都要最大限度保证B股股东的利益,并且对A股的负面影响应降至最低,特别是不要使A股再次承受扩容之痛。”苏渝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