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新视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1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陆老师、赵老师……
——甘肃陇南文县中庙乡茶园村小学采访录
群山怀抱中的茶园小学。
陆老师行前向小赵老师一一叮嘱着大事小事。他们办公桌上那台捐赠来的电脑首页上,是陆老师两年前来时为学生们拍的第一张照片。
陆老师行前给分属4个不同年级的同学上语文课,她向孩子们强调学习语文的要点是“朗读、想象、理解、感悟”。
图 孩子们知道这是陆老师本学期教的最后一堂课,一向热闹的教室里今天鸦雀无声,泪水在他们眼眶里转……
图 住在学校旁边的贾大爷来看望陆老师,话不多,但这几天几乎每天都来。
图 小赵老师在电脑中详列他与陆老师共同制定的下学期教学计划。桌上那幅照片中间的姑娘是他的女友,过去也是这里的特岗教师。
图 在村中几个学生上学必经的那条河上募捐建座桥,是陆老师的心愿。
图 道别那天,小赵老师送陆老师上车,但沿途被乡亲们一次次拦下,送上花生、鸡蛋、橘子……
图 车在数公里外的沟口公路旁再次被拦下,县教育部门的同志在寒风中等候了一上午,专程向陆老师表达敬意。
我们在茶园小学为学生、学龄前儿童、学生家长、乡村干部与陆老师和小赵老师拍了张合影。我们问孩子们平常怎样跟老师打招呼,没想到此时所有人一起喊“老师好!”
陆燕老师当志愿者已经3年,从江南繁华的大都市到偏远的甘西南贫困山村,她恪守志愿者的理念,与学生和村民们在感情上已难舍难分。
赵阳春老师总想能走出大山见世面。但两年前陆老师的到来,使身为贫困山区特岗教师的他坚定了一个想法:无论如何,要先把这里的孩子们教好!

本报记者 邓 维 通讯员 张杰铭摄影报道

1月7日,我们循着线索,来到位于大山中的甘肃省陇南文县中庙乡茶园村小学,采访一老一少两位“特殊教师”——一位是来自江南大都市的年过五旬的志愿者,一位是具有西部贫困地区特色的“特岗教师”。

茶园村地处甘肃省西南部甘、川、陕三省交界的群山中,过去因交通极为不便,生产、生活水平很低,如今虽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但仍是贫困地区。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使相距不到200公里的这里受到极大影响,尤其是本来就步履维艰的村里小学校舍全部倒塌,孩子们无学可上。2008年底,几名来自北京和上海的志愿者来到茶园村,把这里的情况告诉了更多富有爱心的人,虽然该村当时只有7名适龄儿童和7名学龄前儿童,志愿者们还是捐钱为这个村子重新修建了小学。2010年秋季开学前,一所面积约600平方米、有12间校舍的木质结构乡村小学建成。如果没有这所村中小学,孩子们就得翻山越岭去乡里上学,路上要走一整天。如果在乡上租房子供孩子上学,对于年均收入很低的茶园村村民来说,无力承担。

校舍有了,最要紧的是师资问题。从2010年底开始到现在,茶园村小学有两位老师,负责教从一年级至六年级的12个孩子。

陆老师名叫陆燕,今年55岁,大学本科学历,已退休,原为南京市某直属单位技术干部。2009年她先是赴四川地震灾区做志愿者,2010年底来到更需要老师的茶园村义务支教。两年多来,村里的男女老幼从初识到敬重,“志愿者陆老师”在村中的口碑远近闻名。

小赵老师名叫赵阳春,今年25岁,师专数学专业学历,来自陇南宕昌县。他的家乡也是贫困县,他是作为“特岗教师”分配到茶园村小学做老师的。“特岗教师”是国家主要针对西部及边远贫困地区师资紧缺的义务教育阶段而设立,旨在逐步解决农村中小学校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

两位年龄相差30岁,经历、阅历迥然不同的老师两年多来在这个偏僻的贫困山村做到了什么呢——

我们看到孩子们到学校时,家长总是给他们穿上最漂亮的衣服,个个干干净净,个个开朗活泼。数位家长共同谈到了一点,以前因为穷,对孩子受教育没看得很重。陆老师走家串户跟大家聊,讲孩子受教育的重要性,有知识、有理想、有追求才能改变命运。后来,家长们发现自己的孩子从学校回家后,越来越懂礼貌,越来越渴求知识,对外面的世界知道得越来越多,家长们对“甘愿来这里吃苦”的陆老师自然也就越来越信服,越来越敬重。随着茶园村小学的教学质量与考试成绩在乡、县名列前茅,得到了县乡教育部门的大力扶持。老师、学校在村民心目中的地位节节攀升,陆老师、小赵老师在村中特别受尊重。

我们看到两位老师都住在学校的木板屋宿舍里,生活用品已简单到最低程度,但他们却想方设法为学生改善学习、生活环境。陆老师的亲朋好友和各地富有爱心的人为学校提供了免费午餐的经费,为学校捐赠课桌课椅,为学校小图书馆捐赠书籍,她在北京工作的女儿每次来探望母亲,必带学校急缺的学习用具来。小赵老师买了辆二手摩托车,为学校的大事小事,他经常要翻山越岭跑乡上、跑县上,还要送路远的学生回家。在同龄人中,小赵老师显得更稳重、更成熟,他这位“特岗教师”名副其实,把所有能做的工作都视为己任。

……

陆老师在接受采访时极少谈及自己,她认为志愿者是做公益服务的,无偿、利他是基准点。说到学生,她动情了:“我刚来时给学生出了个作文题‘你心中最美的地方是哪’,一个学生写道‘我心中最美的地方是广元的地下室’。广元是邻省四川的一个市,这个孩子跟着爸爸第一次走出大山到了广元,因为穷只能住在地下室,但在他眼里那已经是最美的地方了,因为那是孩子第一次走进城市”。“我们的学生特别质朴,特别善良,也特别可爱,为了他们,你必须做点什么。”

小赵老师在接受采访时毫不隐讳自己的志向,早晚要走出去。“我没见过大海,我年轻,要走许多地方,要见识更多的东西。但现在我是这里的老师,我们的学生特别好、特别好,现在我离不开他们。”他有一个秘密,女朋友曾经也是茶园村小学的“特岗教师”,小赵老师的爱情在这里萌发,他认为女朋友那时做得比他强,“我得超过她,要不然对不住人家,是吧”。

不过,在我们到达该村采访时,感觉到村里人正在筹划着什么,已经考完试放了假的孩子们更是整天在学校里围着陆老师转。原来,陆老师在南京的家去年夏天因漏雨而必须维修,她准备回去照看一下。毕竟是55岁的人了,她想利用这段时间回家修整一下,可能要今年夏天才能回来。

1月9号上午,陆老师准备启程,茶园村的老老少少都来了,送行方式与这里的民风一样质朴、真诚。我们的镜头跟踪拍摄了一路,请看图片。让我们没想到的是,刚回到北京就接到陆老师的电话,她很激动:“那天送我的车刚上公路,孩子们和家长们的短信就一个劲响,‘陆老师您哪天回来呀’、‘陆老师我们等您’……”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