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资本市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1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银行业机构:需进行更多自愿披露
本报记者 齐 平

1992年,第一家上市银行深圳发展银行第一次披露年报,全部内容打印出来只有一张A4大小的纸;2011年,两市披露信息最多的中信银行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布了106个文件,最少的上市银行也公布了37个文件。

1月17日在北京举办的国际金融透明度发展论坛上,中国银行业在透明度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得到了与会者一致认可。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说,近年来,我国通过强化信息披露要求,加强场外市场监管措施,银行业机构透明度水平不断提高。尤其近10年来,随着我国大型银行金融机构相继登陆境内外资本市场,信息透明度取得了质的进步。

这种“质的进步”,已经体现在一些量化指标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全球商报联盟、香港商报日前联合发布2011财政年度透明度评价。项目负责人介绍,对涵盖全球58家有影响力银行进行的多项指标分析表明,中国银行业整体透明度水平已经与国际水准逐渐接轨;一些优秀银行透明度水平已跻身国际第一梯队。

这种“质的进步”,还体现在银行的行为模式正在发生变化。“2008年美国著名投行雷曼兄弟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倒闭,广大投资者非常关心国内各家商业银行持有雷曼兄弟债券的情况,各种小道消息纷传。这时工行及时披露了相关情况,股价不跌反升。”工商银行董事会办公室主任钱毅说,除了按照国际会计准则和监管原则定期发布信息报表,大型银行更着力于自愿性信息披露,并将之视为核心竞争力的展示平台。

但是,研究人员也指出,与外资银行相比,中国金融机构在编制信息的完整性、风险披露的水平,以及公众的满意度方面都有较大差距。

“银行在柜台上卖理财产品,很多老百姓认为他买的是银行存款。风险揭示不清楚,收益核算不透明,难以让客户得到他所承担的风险对应的收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说,金融产品透明度是银行稳健经营的基础,要向投资者揭示金融产品的法律关系、产品风险的关键点。

“与国外同行相比,我们在客户的知情权方面做得仍然不够,因此产生许多误解。比如前段时间,许多客户对银行高管的薪酬水平,对银行的收费模式等,都有很多质疑。”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提出,在全球化时代,制度的透明、关系的透明、手段的透明,应是银行信息披露的基本点。

如何进一步提升银行业的透明度?潘功胜提出,继续加强银行业透明度建设,将从信息披露、国际会计准则、场外市场监管、外部审计监管以及加强评级机构等方面着手。如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推动全球会计准则符合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强清算、支付等核心基础设施的建设;修改审计体系,加强对审计机构的监管;在适度支持本土评级机构发展基础上,引导投资者特别是大型金融机构加强内部评级体系的建设,完善信用评级行业的职业规范,增强市场竞争力等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