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1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追赶者”到“领跑者”
——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综述
记者刘松柏
特高压交流实验基地。 (资料图片)
“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气田安全高效开发技术及工业化应用”项目为“唤醒”我国更多的高含硫天然气储量开辟出了一条成功路径。图为普光气田天然气净化厂。

这是一份令人振奋的成绩单。4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77项国家技术发明奖、21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人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5人获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越来越多的“中国创造”亮相世界科技舞台。

这是一份让人自豪的成绩单。水稻农艺性状基因控制机理的揭示、光传送技术及设备的发明、重型高速柴油发动机关键技术的突破、肿瘤生物治疗靶位的精确定位……从基础研究到前沿应用,从产业瓶颈突破到民生科技改善,一项项科技成果竞相绽放。

2012年度,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再一次以不俗的实力强势出击。

前沿技术令人瞩目

没有基础和前沿领域的原始创新,科技创新就没有根基。2012年度国家科技奖获奖项目中,我国在基础和前沿技术领域直面关键难题,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了众多突破。

“特高压交流输电关键技术、成套设备及工程应用”是201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项目。谈到研究背景和目的,项目的第一完成人、国家电网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刘振亚深有感触。我国70%以上的能源需求集中在中东部,但可用能源资源远离需求中心,76%的煤炭集中在北部和西北部、80%的水能资源集中在西南部,供需相距800公里至3000公里。“现有超高压输电无法满足发展需要,亟须发展远距离、大容量、高效率输电技术。”

发展特高压,需要克服高电压、强电流的电磁等4大世界级难题的挑战,这是我国各常规电压等级发展过程中不曾经历的重大考验,创新难度极大。“是国家的重大需求给了我们进行自主创新的巨大动力。”2006年以来,国家电网公司联合国内科研、设计、制造、高校等100余家单位,迎难而上,攻克了180项关键课题、9大类40余种关键设备研制,实现了6大创新突破,建成了1000kV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刘振亚自豪地说:“特高压技术,我国不仅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而且这项技术在世界上是惟一的。过去,美国、意大利等国家做过这方面的研究,俄罗斯、前苏联和日本做过这样的工程实践,但是由于技术等方面的原因,没有成功,也没有实现商业化运营。”国际电工委员会评价认为,中国的特高压工程是“电力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过去,别人没干过的事,我们不敢干。现在,别人没干成的事,我们自己有信心、有能力干成,而且会干得更出色。”正是有了这个科研自信,我国的科技发展正由全面的“追赶者”向部分领域的“同行者”迈进,一些领域进入“领跑者”行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项目“TD-SCDMA关键工程技术及产业化应用”,实现了芯片及终端、系统设备、仪器仪表、网络部署和运营等基础工业环节的全产业链突破,在我国通信历史上第一次掌握了基础产业的国际话语权;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项目“光电交叉联动与跨层灵活疏导的光传送技术及设备”攻克了“光网络中多业务驱动的大带宽精细化传送”难题,自主研制的新一代光电传送设备与系统目前已在23个省区市及12个国家或地区大规模应用。

产业科技重点跨越

转变发展方式、突破资源环境瓶颈,科技的身影处处闪现。让粗放转为集约、让瓶颈不再制约,2012年度的获奖项目,让我们的产业发展更有力、更有效、更安全,基础更牢、后劲更足。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项目“重型高速柴油发动机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突破我国重型高速发动机长期以来在动力性、可靠性、安全制动、燃油消耗及污染物排放等方面与国外的差距,开发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WP10/WP12蓝擎系列产品,其“升功率、比重量、排气制动功率和最低燃油耗等主要技术指标均优于国际同类产品,居国际领先水平”。如今在国内重型汽车、大客车、5吨以上装载机和160马力以上推土机等配套市场的占有率分别达到42%、80%、85%和60%。产品出口到法国、意大利、俄罗斯等国,累计约12.2万台。

金川集团拥有我国镍矿资源储量的79.6%,其中63%却是品位低、含氧化镁高、蚀变强烈的矿石,传统选冶技术回收率低、能耗高、污染严重。如何高效开发利用镍钴战略资源,一直是挂在科研人员心头沉甸甸的责任。“我们国家资源短缺,严重依赖进口,无论如何也要啃下这块‘硬骨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复杂难处理镍钴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负责人、金川集团董事长杨志强下定决心。他带领项目组成员,进行了长达22年的攻关,开发出了自主知识产权的镍冶炼技术,研制出了高效浮选药剂,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镍冶炼回收率从88%提高到93.4%。22年、5.4个百分点,记录着我国科技人员突破产业关键技术难题的坚定和执著。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2012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其中科技的支撑功不可没。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项目“小麦条锈病菌源基地综合治理技术体系的构建与应用”针对小麦条锈病有效防控这一国际性难题,进行了长达18年的科技攻关,形成了早期预警和综合治理技术体系。2009年至2011年,这一成果累计推广应用23067.4万亩,增收节支93.32亿元。

民生科技不断突破

当前,科技元素已渗透到人们衣食住行的每个细节,要让天更蓝、水更清、环境更美,离不开科技;要让人工作得更轻松、活得更健康,也离不开科技。2012年的国家科技奖获奖科技成果,在让百姓过上有“科技含量”的现代生活方面亮点纷呈。

科技让工作更轻松。头戴有机玻璃面罩、手戴长筒手套、耳朵塞上耳塞、腰间系挂安全带,高温、噪音、毒尘……在如此恶劣环境下作业,是过去捞渣工人工作场景的真实写照,但这种情形现在已经不复存在。2005年以来,技术进步二等奖“热镀锌锌锅表渣自动清理装置的研发及应用”项目完成人曹雁来先后查阅了大量现代新技术资料,绘制数百张图纸,设想了数十个方案,陆续攻克了样机存在的多个缺陷,2008年成功研制出了热镀锌锌锅表渣自动清除装置,将捞渣职工从繁重危险的人工作业中解放出来。

科技让百姓更健康。说到肺癌的治疗,人们难免会联想到“开堂剖腹”,三四十厘米的长刀口,让不少患者心生恐惧。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王俊等人历经20多年开创的肺癌微创诊断与治疗方法,大大减轻了肺癌患者的痛苦。这种被称为“王氏手法”的诊疗方法,仅需在患者的肋骨间隙分别开3个1.5至3厘米的切口,大大提高了手术的速度和安全性。目前全国开展胸部微创手术的医院达400余家。

科技让环境更美丽。高浓度有机废水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常规的生化、物化处理方法难以处理。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项目“复极感应电化学水处理技术”完成人曲久辉等人基于复极感应电化学净水原理,发明了通过电感应电转化高效产生氧化还原、凝聚吸附活性物种的关键技术,开发出系列电极材料和电化学反应器,建立了能满足不同水质特点的电化学水处理工艺,解决了若干废水治理技术难题,带动了行业废水治理的技术进步。目前采用该发明成果的工程项目总投资达4.04亿元,处理废水1741.02万立方米/年,共减排COD7728.4吨,减排重金属1336.1吨,节水2683万立方米,企业间接增效1.84亿元。

“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2012年度国家科技奖获奖的科技成果,是我国科研人员紧密围绕国家发展紧迫需求、聚集创新资源、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科技问题的缩影。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广大科技工作者将取得更多更先进更实用的科技成果,创造新的辉煌。

科技人才: 要数量更要质量

嫦娥探月工程代表国际顶尖科技水平是毋庸置疑的,而探月队伍的平均年龄却只有30多岁,有的系统副总师仅36岁,这二者搁在一起多少让人感到惊奇。事实上,这样的情况在2012年度国家科技奖励中并不少见。据了解,今年三大国家科技奖励项目完成人平均年龄47岁,其中45岁以下的中青年科研人员比例达到44.2%,归国人员约占37%;国家自然科学奖第一完成人中,海外归国人员比例达56.1%,且获奖数量增加、项目水平普遍提高,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成果。

可以说,我国科技人才的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中青年人才和海外归国人员已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这一成绩值得骄傲。拥有一大批创新型青年人才是国家创新活力之所在,也是科技发展希望之所在。大批中青年科技人才的茁壮成长,对创新型国家建设来说,自然是一件大好事。

在人才质量提升的背后是人才数量的显著增长,目前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居世界首位。这得益于:一是国家对人才队伍的建设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相继实施了多项人才培养工程,出台了诸多政策举措。二是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科技投入增加,科研设施改善,科研人员更有条件从事研发活动;同时一批重大工程、重大科研项目相继上马,为科技人员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三是社会的创新氛围逐渐浓厚,大力提携、放手使用,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为广大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尽管中青年科技人才已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但与人力资源大国相比,我国科技人才的质量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目前,我国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匮乏,尤其是能够把握世界科技前沿、做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战略科学家、尖子人才和领军人才尤为匮乏,不仅总量不足,而且总体水平不高;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还不是太完善;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因此,切莫躺在功勋簿上睡大觉,一方面我们要从获奖项目人才结构的年轻化看到科技自信,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突破别人难以攻克的科技难题,不再是“追赶者”,而是“领跑者”。另一方面,我们要切实加强科技体制改革,破除制约科技人员创新积极性的各种障碍,真正让广大科研人员想创新、敢创新、能创新。

不断刷新的“中国高度”

——记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项目嫦娥二号工程

坐在记者对面,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这个宝贝已经不止一次给我们带来‘意外’惊喜了。”十多天前的1月5日23时46分,嫦娥二号卫星成功突破1000万公里,创造了迄今为止中国航天器到达的最远深空纪录。

从距地球38万公里外的月球,到150万公里远的日地拉格朗日L2点,再到700万公里外的小行星,再到如今的1000万公里……两年多来,嫦娥二号卫星不断刷新着“中国高度”,实现了对月球、日地拉格朗日L2点、小行星等多目标多任务的探测,创造了国际航天的多个“第一”:首次获得7米分辨率的全月球立体影像图;首次实现从月球轨道出发飞赴日地拉格朗日L2点进行科学探测;首次实现对图塔蒂斯小行星近距离交会飞越探测。

让人们惊喜的是,原本设计寿命6个月的嫦娥二号卫星,已经超期服役20余月,而新的高度的创造、多个首次的实现,大都是在超期服役期内取得。“嫦娥二号是一个精品工程,潜力已经发挥到了极致。”吴伟仁如是评价。

“嫦娥二号本是嫦娥一号的备份,原计划用它来弥补嫦娥一号任务的风险。”回忆起嫦娥二号一路走来的历程,吴伟仁感慨万千。他介绍说,嫦娥二号走到今天,三次重大决策很关键。一是2007年10月,嫦娥一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嫦娥二号怎么办?二是2011年4月,嫦娥二号圆满完成任务。“嫦娥”的“归宿”再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三是2012年4月,嫦娥二号全面完成了拓展任务后,如何继续发挥余热?

每一个关键节点、每一次重大选择,都是由国防科工局牵头的探月工程领导小组正确决策,嫦娥二号被赋予了新的使命,2008年10月16日,嫦娥二号由“替补”变身“先锋”,为嫦娥三号进行前期探测、验证;2011年4月1日,嫦娥二号半年设计寿命期满后,进行两项月面拓展试验,然后从月球轨道出发奔向日地拉格朗日L2点进行深空探测;2012年6月1日,脱离L2点环绕轨道,飞越探测小行星。

从备份星到先导星,从月球探测卫星到太阳系人造小行星,一次次华丽蜕变,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带给人们一个又一个惊喜。这背后,蕴含着太多的创新与艰辛,凝聚着太多的协同与攻关。测控系统副总师董光亮说,为了精确预测交会探测小行星的轨迹,工程建设者在零下30多摄氏度的寒冬里,用大锅炒沙子、烧开水拌水泥,加班加点赶工期,提前建成佳木斯66米深空站,有人因此倒在深空探测的征程中,再也看不到今天的成绩。吴伟仁深有感触地说:“我最大的体会是,我们的参研参试单位和科研人员勇于探索、乐于奉献、团队协作、精益求精,工作标准没有因为是计划外任务而有任何降低,精神状态没有因为试验时间长而有丝毫懈怠。”

不久的将来,嫦娥二号将跨越2000万公里的深空,这不仅代表了中国航天器飞行的“距离高度”,更是中国航天日益增强的“科技高度”和敢于突破的“创新高度”。 文/本报记者 刘松柏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