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资本市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1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贸易融资创新有三实招
本报记者 常艳军

贸易金融是商业银行的基础性业务,主要是为贸易提供支付、结算、信贷、信用担保等服务,其与实体经济发展之间有着良性的互动。

与准入门槛高的流动资金贷款相比,贸易金融通过对交易过程中物流、资金流的有效控制,将看不见的信用风险转化为看得见的操作风险,从而能有效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的问题。在过去几年,银行业的贸易金融业务,尤其是供应链金融业务大大支持了贸易链上的中小企业发展。

当前,国内商业银行的外部经营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在资本约束、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的影响下,粗放的发展已经难以为继。信贷业务发展的制约因素已经由资金约束转变为风险资本约束、客户结构约束、收益结构约束等。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贸易金融业务有利于其增加金融服务的黏性,提高中小企业客户的拓展能力,降低信贷资产的信用风险,以及增加中间业务收入。”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在1月16日举办的第二届中国贸易金融年会上表示。

“通过贸易融资,商业银行能够更加容易地掌握企业的经营情况,其风险可控性相对而言更强。”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副行长刘信义表示。

那么,在当前实体经济发展放缓的情况下,商业银行贸易金融该从哪些方面创新?

刘信义认为,首先,贸易金融产品创新要更加综合化,商业银行应根据客户运营过程中不同环节的需求,采取贸易融资以及相关业务不同的产品组合予以支持,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融资服务方案。其次,从渠道创新来看,应该将银行的网络、客户的网络,还有供应链的网络三者有效地整合,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背景下,发展网上贸易融资服务,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第三,服务创新要多元化,银行除了日常的结算和融资的需求,应为客户提供避险、保值增值、应收账款管理等多元化金融服务。

面对电子商务、物流企业为代表的非金融企业向传统贸易金融服务领域的渗透,中国银行副行长陈四清表示,从长远来看,非金融企业参与贸易金融领域的竞争,有助于推动银行更新贸易金融服务理念,商业银行更应加快金融服务创新,作出积极应对。

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认为,虽然2012年我国GDP增速放缓,但经济社会还是发生了一些可喜的结构性变化,比如结构优化、就业增加、民生得到改善,城乡和区域的差距开始缩小等。未来,可能出现新的消费升级和新的需求结构,并由此带来新的供给结构的转型。这或将改变银行业的“打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