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3年1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富民产业路越走越宽广
本报记者 祝君壁 杨国民 刘 麟

湖南省安化县是中国黑茶发源地之一,产茶历史悠久。“山崖水畔,不种自生”的宜茶环境使这里形成了具有特殊制茶品质的国家级茶树良种。

“安化县着力做大做强黑茶产业,使安化黑茶成为我县规模较大、品牌最响、从业人员最多、综合效益最高、带动能力最强、成长性最好的支柱产业。”安化县农业局副局长曾学军说。

“安化县茶园面积已由2005年的8.52万亩发展到了2011年的18万亩,增长了1倍多,可采面积13万亩;去年以来,全县已有茶园面积20.1万亩,综合产值从2011年的34.6亿元增加到50.8亿元。”

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点,也是难点。在安化,茶产业链已成为百姓收入的主要来源,提高了城乡居民的直接收益。“目前,全县种茶农户3.5万户,从事黑茶及关联产业人员20多万人,每年实现总收入18亿元。同时,带动包装、运输、餐饮等相关产业迅速发展,其中竹篓和纸质包装等产业产值由2008年的不足1000万元增加至1.2亿元。”

目前,安化县茶业规模企业有10多家,都聘用了周边百姓种茶、采茶。“百姓通过采摘茶叶,每天就能赚60元到70元。”马路镇党委书记林衍长介绍,“茶园收入从原来的每亩500元左右增长到现在的5000元左右。”

把特色经济真正做成富民产业,需要政策的扶持和引导。“到‘十二五’末,全县计划茶园面积达到30万亩。为鼓励百姓种茶,县里规定,每新开1亩茶园,就补贴1000元。”曾学军说,“此外,近年来县里还培训了不少于3000名茶技师,现已在全国各地就业;2012年以来,培训了茶叶制造、加工方面人才300余人,对带动就业起到了帮促作用。”

安化黑茶快速成为富民产业,是湖南益阳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的一个缩影。目前,除了茶叶,粮食深加工、蔬菜、药材、水产、休闲农业等,都已成为益阳农民的致富产业。“预计2012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7993元,同比增长18.3%,连续9年保持较快增长。”益阳市委常委、副市长彭建忠告诉记者。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