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1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纤手编织导弹“神经”
——记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某研究所总工程师李贤玉
本报记者 张 忱

国庆60周年大阅兵,第二炮兵的新型导弹装备令人震撼。可很少有人知道,要让这些“国之重器”充分发挥威力,让核常兼备的战略导弹部队形成合力,必须依赖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为导弹编织“神经系统”。2013年元旦前夕,记者走进神秘的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探访我国导弹部队构建“神经系统”的总设计师——某研究所总工程师李贤玉的故事。

1990年,为了“找个能踏实干事的地方”,北京大学电子物理专业硕士毕业生李贤玉进入第二炮兵。23年后,李贤玉已成为执掌大国长剑的导弹信息化专家,在我国导弹信息化系统更新换代的道路上,处处都留下了她的足迹。

21世纪初,多种型号常规导弹列装部队,可指挥系统“一个型号一个样”,相互间联不上、通不了,指挥员守着高技术装备只能“口口相授”,难以形成整体作战能力。为了实现“一网打尽”,某导弹指挥系统研制工程迅速启动,李贤玉作为技术负责人披挂上阵。

1000多天里,无论是溽热难耐的南国密林,还是滴水成冰的塞外高原,她带着课题组走遍了导弹军营和发射阵地,各型导弹的发射控制命令、作战指挥流程在李贤玉的脑子里叠加交织,渐渐编织成网。

2006年,全军某重大军事演习给了李贤玉检验最新成果的机会。“中军帐”里,指挥员轻点鼠标发出作战指令,多支导弹旅、多种型号的武器装备同时行动,对预定目标实施火力打击。二炮首长说,能把这么多系统“统”起来,真是了不起!这是战略导弹部队作战指挥系统建设的一个里程碑。

现代战争对导弹信息系统有着极为苛刻的要求,任何一点细微的差错都可能导致战场上的失利。2010年5月,李贤玉受命研制野战信息采播车,时限仅有50天。受命当天,李贤玉便带头吃住在会议室,与机关、厂家、部队一遍遍进行需求论证。设计方案确定之后,她又住进了生产厂家,每一个设备她都亲自调试,数千根电线,她都亲自去量。工人“三班倒”,可她几乎“连轴转”。38天之后,系统组装完成,一次性测试成功。李贤玉和她的团队创下了二炮科研史上用时最短、一次成功等多项纪录。

在数字化时代,科技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如果设计者没有长远的眼光,不紧盯前沿科技,信息化系统建设很快就会失去生命力,甚至成为部队发展的羁绊。李贤玉这些年一直在琢磨,物联网、云计算、综合集成等新技术能不能拿来为部队所用?拿来之后又该怎么用?不过,紧盯归紧盯,她始终对引进技术有着清醒的认识,深知真正的核心技术买不来,单纯模仿也无法在高端技术的博弈中胜出,要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只能依靠自主创新。

早在2007年,李贤玉就率先提出丢掉“拐棍”,自主研发指挥信息系统软件。当时的软件基层部队用得挺顺手,有人觉得没有必要再创新;领导认为研发难度大,也有些为难;还有人说她“出风头”。但是,李贤玉力排众议,坚持攻关,3年之后,她和她的团队终于成功研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指挥信息系统,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李贤玉说,“信息战不可避免地成为未来军事斗争的主要样式之一,信息安全必然成为赢得未来作战胜利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因此,信息安全是永不过时的前沿技术,自主创新是保障系统安全的关键。她给记者打了个比方说,信息系统再强大,有了病毒就如同“自己家门挂上别人的锁”,不能用、不敢用,打起仗来更可怕。这些年来,李贤玉的每一项科研成果,都伴随而生一套信息安全防护体系。1998年她当选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时,向大会递交的就是关于信息安全方面的提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