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4日,在酒泉肃州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长满反季蔬菜的日光温室中,记者见到了被大家称为“老技术”的泉湖乡永久村种菜能手朱兴荣,他正蹲在那儿忙着查看蔬菜的长势。
大家叫他“老技术”,是因为朱兴荣从20岁开始到现在整整30年的种菜经验和技术,村里无人能比,更因为他和示范区从武汉农大聘请来的大学生农技员-——“新技术”相比,技术一点也不逊色。
记者问“老技术”:“遇到难题,您和‘新技术’谁听谁的?”老朱倒是很谦虚:“互相学习呗!”
朱兴荣虽说种了30年的菜,但真正接触新技术还是在1998年前后。那时候,他刚刚抛弃传统的露天种植模式,开始侍弄大棚菜。因为自己爱琢磨,也喜欢向区上的技术员请教,他的大棚种植技术很快成熟起来,成了村里的“赤脚农技员”。
“我也有失败的时候。前两年,当地农业企业请来了一批年轻娃娃当技术员,我没当回事。出货时,娃娃的大棚里种出来的小西红柿浑圆、色亮、口感好,一出棚就被人抢跑了。但是我这个‘老技术’管出来的就没人家销路好。那段时间我心里可不是滋味了。”老朱说得挺动情。
“我偷偷一打听,人家从网上买的新种子!于是,我就主动和‘新技术’泡在了一起。2010年,我们选了6个小西红柿品种试种,实验后又选了两个品种在温室里大面积推开。一年不断,连长三茬,还专供华联超市,别的超市你都买不着,你说挣钱不挣钱?”老朱喜滋滋地说:“经济效益就更可观了。原来的常规种子和技术,一个日光温室效益也就1万元,现在差不多要3万元。你说我这‘老技术’能不跟上新形势吗?”
站在一旁的大学生农技员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国家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像朱大叔这样的,紧跟农业科技的步伐,我们年轻人都快赶不上喽。”
正说着电话响了,原来是向老朱咨询技术的。“西红柿秧太旺、果小的原因可能是你肥料上得太多了,秧棵争劲儿哩!”“老技术”向我们说了声抱歉,便开着他的“五菱之光”,出了生态示范园。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酒泉市预计,2012年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第一产业经营性收入将达5837元,占到62.2%。在这样的背景下,酒泉提出以现代农业示范区为载体,着力培育农业示范亮点,带动各项节本增效技术的有效落实,加速推动农业增长方式的积极转变。
小康路上,像这老朱这样的“老技术”在酒泉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