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表的最新报告,预计2012年世界经济增长3.3%,是近10年来仅次于2008年、2009年的最低增长率。不少人认为世界经济下行风险正在加大。您如何看待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
陈凤英:我认为,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比预期要好。从年初担心的三大风险来看,基本上都得到了规避。欧债危机方面,随着欧盟推出一系列制度性改革措施,希腊没有退出欧元区,英国也未退出欧盟,“欧元崩溃”和“欧盟崩溃”的危机基本排除,可以说欧洲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从中长期来看,欧洲正在走上一个良性的发展道路。美国“财政悬崖”是长期结构性问题。但我们应该看到,美国实施的三次量化宽松政策已经转嫁了危机,拯救了美国经济,2012年美国可能实现2.2%的GDP增长率,是发达国家中增长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这就意味着美国经济近3年一直保持着持续的增长状态。同时,美国实体经济基本健康,房地产市场开始企稳,金融改革取得进展,尤其是“再工业化”可能掀起第三次工业革命,制造业重振初显端倪,所以美国经济前景令人可期。至于中国经济“硬着陆”风险,更是没有发生。因此,世界经济全年可能实现3.3%的温和增长。从长线看,世界经济保持增长的态势已经长达40多年,未来这种趋势仍将会保持下去。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2012年新兴市场发展中国家经济形势表现不错,对世界经济起了重要的引领作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2年10月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指出,虽然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持续放缓,但新兴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仍然强劲增长,预计2012年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将增长5.3%,明显高于发达国家的1.3%。其中非洲经济表现十分亮丽,拉美与独联体经济也表现不错。特别是随着新兴经济体群体性崛起,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新兴国家内部中产阶级不断壮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前景令人乐观,预计2013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GDP将增长5.6%,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3.6%)和发达国家(1.5%)。
当然,应该看到,西方国家深陷“三高一低”(高失业、高财政赤字、高债务、低增长)的陷阱难以自拔,经济恐将持续低迷,加之社会矛盾与政治博弈,西方危机可能走向长期化。国际金融危机的实质是制度性危机,而这种危机若要从根基上解决问题,短时期内不可能完成。因此,今天的全球经济可以说已经离不开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未来发展还要依靠新兴经济体的牵引。
记者: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面对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和不明确性增加,该如何抓住战略机遇期,实现快速、可持续、健康的发展?
陈凤英:我们应该看到,当前中国经济的外部环境正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可以用“两变”与“两不变”来形容。所谓“两变”,一是西方变弱了,表现在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对世界经济贡献率降低,主要受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影响;二是中国变“大”了,变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所谓“两不变”,一是和平仍是时代的主题,合作仍是各国交往的主要方式。二是全球化依然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
然而,我们应该明白,中国变“大”了,但并不等于变强了,中国仍然需要利用全球化的有利条件,加快发展自己、提升自己。为此,应从四个方面着手:第一,深化改革。过去30年的改革开放,让中国变“大”了;只有继续改革,才能让中国变得强大。第二,加快城镇化步伐。近年,中国城镇化速度相当快,且水平已超出预期,未来一段时间这一进程仍需继续推进。第三,缩小地区差距和收入分配差距。我国目前的发展现状可以用“三个状态”来形容,中部在崛起,西部在开发,东部已很发达。怎样实现三个地区的平衡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第四,开拓创新,包括技术创新、管理体制创新、劳动制度创新等。创新是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
总之,面对今后数年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我们在认识到中国经济仍然有相当发展潜力的同时,要放眼长远,早作谋划,积极应对,朝着以内需拉动经济发展的方向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