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资本市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1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兜底”思维可休矣
陈果静

债市信用风险事件在很多人心里成了家喻户晓的故事《狼来了》的翻版。反复出现的违约风险事件,最后迎来的都是“兜底”的结局。

在一些投资者眼里,11超日债就是那匹放羊娃口中捏造的“狼”,不可能真正出来“吃人”。而造成这种现状的,就是无视市场规律的、一次又一次的“兜底”。时间长了,市场自然形成了信用债零风险的思维定势,即使风险真正到来,打心底觉得压根儿不会有任何风险的投资者也相当淡定。

优胜劣汰是市场规律。有发展前景良好、经营成功的企业,自然也有经营困难或者经营失败企业,这是市场的常态。如果过度干预,企业一旦遇到麻烦,政府都去救济,长此以往,企业家容易忽视经营风险,形成出了问题自然有政府埋单的错误想法。

对于债市来说,债市的持续发展和成熟也需要实质违约事件的“洗礼”。从目前信用债的定价体系来说,成熟的定价模型尚未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债券收益率的变化反映的只是需求、供给的变化,不能完全地反映信用风险。而形成成熟定价模型的关键是,市场必须发生实质性的违约。只有违约发生后,市场才能计算信用违约的概率,才能进行风险定价,从而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债市信用体系。

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告诉我们,“狼”迟早会来。实质性的违约虽然会使债市遭遇阵痛,但这是建立一个正常的信用债券市场的必然代价。当大规模的风险暴露出来,债市才能踏上新的发展之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