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实现“九连增”,农业科技功不可没,新科技如何传递到农民手里,农民培训是主要手段之一。我们一定要清醒看到,农民培训的内容和方式还比较落后,离现实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
当前,各地正抓紧农闲时节对农民进行培训,采取现场培训、举办培训班、发放“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向农民传播新知识、新技术。
粮食实现“九连增”,农业科技功不可没,新科技如何传递到农民手里,农民培训是主要手段之一。在成绩面前,一定要清醒看到,农民培训的内容和方式还比较落后,突出表现为:
一是重“生产”、轻“生活”。对于新品种、新肥料、新农药等培训得比较多,但对于农民日常生活中的健康、卫生、安全等知识培训较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没有高素质的农民难以建成现代化的新农村。因此,不仅要重视对于农民“生产”方面的培训,也要重视对于农民“生活”以及“生态”知识的培训。
二是重“高产、高效”技术,轻“食品安全”技术的培训。在农产品短缺时期,农业所追求的目标就是“高产”。随着粮食产量的大幅度提升,人们开始更加关注“高效”,并形成一系列高效农业生产技术,对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挥了巨大作用。现在,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不断增强,而在农业生产领域,食品安全的意识还比较淡漠。除了加强监管之外,还需要加强相关培训,增强农民的食品安全意识,从源头上下功夫。
三是重“一般”培训、轻“专业”培训。农民培训有特殊性,特别在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一般的农民培训,已不能满足农民的需要。在培训现场,参加培训的往往是一帮“老头、老太太”,出现这种情况,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培训的针对性不强。因此,要转变培训方式,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搬到大棚,带着问题去培训。同时,加大对于村干部、村科技示范户、村经纪人的专业培训。今年,农业部在全国选择100个试点县,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培训,势必会产生良好的培训效果。
农民培训不仅要求实、更要求新,只有不断改进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才能取得实实在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