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宏观资讯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3年1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点领域突破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
本报记者 李予阳

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货物贸易增长乏力的背景下,服务贸易正在成为贸易发展新的增长点。

“去年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总体向好,不仅表现在服务贸易规模稳步扩大和外贸占比进一步提高,还表现在服务贸易结构的不断优化。”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高附加值服务出口继续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去年前三季度,我国咨询出口总额为24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4%,占全国服务出口总额的17.6%。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出口105亿美元,同比增长20.3%,占比为7.7%。保险服务、广告宣传、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占比虽小,但出口增幅显著。

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获得提升,重要原因在于2012年我国在服务贸易的一系列重点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

一是承接服务外包持续较快增长,吸纳就业作用明显。去年1至10月,我国共签订服务外包合同109753份,合同金额457.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5.5%,执行金额342亿美元,同比增长53.7。其中,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合同金额317.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7.5%,执行金额237.3亿美元,同比增长45.1%。

二是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出口增幅提高。去年1至10月,我国核心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225.3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2.7%。其中,出口212.62亿美元,同比增长42.9%;进口12.73亿美元,同比增长38.6%;贸易顺差199.89亿美元。文化贸易在经营主体多元化、出口市场巩固扩大、产品结构优化等方面取得进展,增幅明显高于服务贸易总体水平。

三是技术贸易稳步增长,质量水平有所改善。从进口来看。去年1至10月,全国技术引进合同金额327.16亿美元,同比增长31.14%。技术引进以专有技术的许可或转让、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等方式为主,技术引进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从出口来看,去年1至10 月,全国技术出口合同金额211.3亿美元,同比增长39.21%。技术出口以计算机软件、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等为主,集中在软件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研究与试验发展、医药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设备制造业等领域。

四是会展服务加强统筹规划,社会经济效应凸显。

此外,我国服务贸易促进体系也不断完善。服务贸易交易平台得到有效拓展。首届京交会吸引了来自82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到会,实现国际服务贸易成交额112亿美元。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修订完成2012年《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指导目录》,出台《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若干意见》,还与中国进出口银行联合利用金融手段支持服务贸易企业发展。截至目前,首批133个服务贸易重点企业和项目已通过评审,并将由中国进出口银行在信贷方面给予支持。

2011年公布的《服务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二五”时期服务贸易年均增速11%,高于货物贸易增长水平(10%)。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提升服务贸易对外开放水平,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对外开放战略,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逐步扩大金融、物流、节能环保等领域的对外开放,鼓励外商投资专业设计、软件开发等服务业领域,扩大服务供给,服务贸易未来潜力无限。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