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4下一版 2012年12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红心驿站”暖人心
本报记者 吴陆牧

12月20日,重庆市江北区融景城金融街项目建设工地,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材料工人杨官明正披着雨衣在操场上收拾木料,工友们来帮忙。记者走进临时搭建的“红心驿站”党员活动室里与工友们聊了起来。

“这个‘红心驿站’办得好啊!”杨官明清瘦黝黑的脸上堆满了笑容。

“究竟好在哪儿?”

“找到了‘家’的温暖。你想啊,像我这样常年在外务工的党员,远离所在的党组织,好久都没正式叫过一声书记了,如今工地上建起了党支部,我可以回归组织,还可以更好地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为农民工兄弟们服务,多好啊。”杨官明说。

“红心驿站”是江北区针对建筑行业务工流动党员多的情况专门建起来的流动党支部。江北区建委组织人事科科长罗甄洁告诉记者,党的十八大后,他们加大了“红心驿站”的工作力度,“争取哪里有工地,我们的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

“建了‘红心驿站’,我们怨言有人听、麻烦有人管、难处有人帮,干活很带劲儿。”围坐在一起工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着。

“在外打工,最担心的就是工资被拖欠。”冯天林是入党积极分子,他告诉记者,“红心驿站”成立后与项目施工方进行了沟通协商,为工人们制定了工作量化考核表和考勤表,并办理了工资卡,大伙儿都能按时足额领到工资。“生活来源有保障,心里特别踏实。”

“在‘红心驿站’的沟通协调下,现在食堂饭菜不涨价,还有了特色小炒。”“暑假的时候,老家的娃儿来工地上耍,‘红心驿站’还安排专人照料。”“‘红心驿站’组织大伙儿免费体检”……面对记者,工人们细数着“红心驿站”里的一桩桩暖心事。

记者了解到,江北区已在5个项目工地上挂牌“红心驿站”,新年之前还将再建设5个“红心驿站”。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