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报网连线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2年12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新意有特点 追求实实在在
——专家解读网民关注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亮点热词
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凡 贾玮整理
专家正在向网友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一些有新意、有特点的新词。 秦海波供图

最近,关心经济的网民都在谈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因为这次会议上出现了不少有新意、有特点的表述。为此,中国经济网《经济热点面对面》梳理了10个网民关注的热点,并邀请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和清华大学经济学博士朱安东一起进行解读。

表述一:继续稳中求进

解读:“稳”里面还有稳市场,特别是稳物价;明年经济要上台阶,实现“进”的目标

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继续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对此,陈东琪总结了两点原因。一是整体外部环境不确定,尤其是欧债危机能否走过深水区等,导致中国出口空间存在不确定性。二是尽管第四季度GDP走稳,财政、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好,企业效益也出现了拐点,但经济走稳的基础还不牢固。所以,明年要继续保持平稳向上、稳中求进的总基调。“要使经济增长在明年比今年更上一个台阶,这个稳字里面还有‘稳市场’,特别是‘稳物价’,以实现进的目标。”

表述二:言必信、行必果

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改革时间表上立下“军令状”

会议指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必须切实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要做到讲实话、干实事,敢作为、勇担当,言必信、行必果。有网民在论坛中说,如果把“言必信、行必果”这六个字和会上明确提出改革的总体方案、路线图和时间表放在一起,可否理解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改革时间表上立下的“军令状”?对此,陈东琪表示,“言必信、行必果”是我们党工作作风的一个重要表现。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亮相后,言语简练、精到,有战略性、有分量,而且有行动。

表述三:允许摸着石头过河

解读:改革首先要动起来,要改起来,一定要付诸实践

会上讲到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时指出,要“允许摸着石头过河”的表述引发了网上热议。有种声音是,改革进入深水区,水深了,石头不好摸或摸不着了。对此,朱安东说,经济改革应该允许“试错”,对于某些规律不明显的问题,要允许摸着石头过河,允许试点,但必须在中央的统一安排下。从长远角度讲,改革是一个探索,要把旧体制、旧机制改变成新的、更有效的体制机制。“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不确定性,但不能因为有不确定性、有某些风险、有某些难处、就放弃。从这个角度来讲,改革要允许去做,首先要动起来,要改起来,”陈东琪认为,“这句话实际上是鼓励探索精神。”

表述四:议大事、抓大事

解读:不因小失大 不越位不错位 强调战略性前瞻性

要履行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职能,议大事、抓大事,把领导经济工作的立足点转到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上来。“议大事、抓大事”的表述。陈东琪解读了三点含义。第一,不因小失大。要抓真正全局性、大局性的事,只有这样才能搞准方向,抓到宏观最重要的地方,抓住主要矛盾,抓住突出问题。如果要把微观琐事都估计到,效率就低了。第二,不越位、不错位,有些事让市场去做。第三、强调战略性、前瞻性。

表述五:两次出现“倒逼”一词

解读:实践走在理论前面时 改革是自下而上的

“倒逼”不是新词,但两次出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通稿中,还是不多见的,一次是说倒逼我们扩大内需。另一次是,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

陈东琪说:“这说明实践是老师,走在了理论思想的前面。由于实践的变化,促使我们去改革,从客观实践中产生改革的要求,这是自下而上的。所以,很多改革是倒逼出来的,是客观上已经有条件,有需要。说明新一届党中央发现改革确实已经水到渠成了,是时候了。”

表述六: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解读:很通俗,但是含义很深刻,关键是“自己”二字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只有毫不动摇地抓农业发展,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才能保持社会大局稳定。有网友在新闻跟帖中说,以前也听过有关粮食安全的问题,但一句“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一下子感觉距离近了,一下就有了责任感。

陈东琪说,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许多话讲得都很大众化,很通俗,但是含义深刻,让老百姓心里踏实。朱安东则认为,这句话的关键字是“自己”二字,为保障粮食安全,应该强调自主发展,不过度依赖国际市场。“当然,并不是说不扩大开放,而是双向开放。但是一定要自主,把命运握在自己手里。”

表述七:把钱用在刀刃上

解读:钱要花在老百姓愿意花的地方,而且让他们知道怎么花的

有网民注意到,“把钱用在刀刃上”这句老百姓的口头语也出现在会议新闻里了,没想到小时候父母常对自己说的话,成了中央对各级政府的要求。

朱安东说,无论小家还是大家,钱都要用在刀刃上。一方面是可花可不花的,就不花;另一方面,该花的一定花,而且要花好。陈东琪指出:“钱是来之不易的,从政府角度,钱就是税收,收的是企业、消费者的钱,收的是劳动者的辛苦钱。那么花的时候,就要花在老百姓愿意花的地方,而且让老百姓知道怎么花的,花了多少。”

表述八: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产能相对过剩矛盾加剧

解读:要建立农业生产和需求能够协调一致的机制

我国发展仍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产能相对过剩的矛盾有所加剧,并要求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工作重点。对此,有网民提出这样的疑问,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是在给2008年的4万亿元扫尾吗?

朱安东回答说:“不能完全这么说。之所以形成产能过剩的局面,并不仅仅是2008年4万亿元形成的,而是这些年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所以,缓解产能过剩矛盾更多是要解决我们当前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提高产业整体素质。”陈东琪认为,今后公共领域投资增长一定是实际所需的。我国农产品周期性过剩确实存在,所以建立让农业生产和需求能够协调一致的机制很重要。

表述九: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

解读:城镇化不是房地产能涵盖的,其内容非常广泛

针对明年经济工作主要任务中的“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有网友提问,发展城镇化是指发展房地产吗?

陈东琪回答说:“城镇化内容非常广,不是房地产能涵盖的,当然房地产是个很重要的方面。”我国的城镇化进入新的阶段,一是包括人口城镇化,市民规模扩大,消费增长,投资增加。二是住房需求增加,以及家电等相关需要的增加。三是城市设施的发展,如绿色交通、生态城市和城市服务业的快速扩张等。此外,城镇化应该同时兼顾市民和农民的利益,绝不能以剥夺、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

表述十:“质量”与“效益”

解读:老词有新意,对中国具有至关重要意义

追求“质量”与“效益”将成为今后经济工作的立足点。当问到对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印象最深的表述是什么?陈东琪的答案也是“质量和效益”。

陈东琪说,质量这个词对中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30多年来,持续两位数高速增长,现在进入中高速度发展,这是经济规律的反映,同时意味着我们要将主要精力放在转变发展方式上,放在追求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而且,未来经济增长,要形成经济与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不过分强调增长速度。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