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宏观资讯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12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金融服务能否成为电商“蓝海”
张 忱

不少喜欢网购的朋友注意到,和“双11”促销不同,“双12”促销少了铺天盖地的宣传,也鲜见高台跳水的价格。在上一轮的血拼之后,电商平台略显疲态。经历惨烈的价格战之后,众多团购和视频网站面临行业洗牌,便是电商的前车之鉴。

电商平台手握用户流量、现金流以及供应商资源,却难觅清晰的盈利模式。近来的两则新闻,似乎为这一问题的解决带来了希望。11月末,京东正式发布了首个金融服务类产品——供应链金融服务系统。12月初,苏宁电器宣布与集团共同设立小额贷款公司,为供应商提供贷款服务。再加上已经涉足小贷业务的阿里巴巴,踏入金融服务领域的电商平台已有3家。

凭借金融服务而不是批零差价赚钱,给电商平台提供了一条走出价格战的新路。不管是用自有资金还是与银行合作,长期来看,供应链金融都能为电商带来利润。从阿里金融提供的数据来看,凭借资本金的迅速周转,其贷款总额已经相当于一个小型银行,贷款利息则比银行要高出不少。

供应链金融还能为供应商们送去急需的贷款。除了少数核心企业,电商的大量供应商都属中小型企业,对贷款有迫切的需求。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供应链金融就是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其意义已经毋庸赘言。

电商掌握的订单、物流多方面信息,将有效地降低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目前,国内的商业银行也开始提供一些供应链金融服务。不过,商业银行的信用评级体系,更适合于大型企业的特点,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估还处于起步阶段。如果对中小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信息不能有效归集和准确评估,银行将很难进行信用风险管理,其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拓展也会受到影响。而电商通过交易、支付等平台,可以全面掌握供应商的现金流、交易量、用户满意度、商铺活跃度等交易行为数据;京东、苏宁等电商已经取得快递业务许可的自有物流系统,也为他们掌握更加可靠的存货信息提供了保障。这些交易和物流信息往往能提供比企业财务报表更加真实的情况。通过数据挖掘,电商可以快速生成大量客户的征信记录,大幅降低客户筛选成本和信贷风险。

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金融服务重心下移将是未来的趋势,中小企业能容忍较高利息,他们的融资需求,早晚都会得到满足。在这个背景下,电商平台利用自己的网络和信息优势,通过创新提供新型金融服务,不仅意味着一种新的盈利模式,还意味着中小企业又多了一条获得快捷资金的渠道。这种自下而上、局部的创新最需要宽松的环境,期望监管层能够继续包容这类创新,给予他们更大的施展空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