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读者之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12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助读者了解经济形势

经济日报12月14日至16日连续推出三期“年终特别报道”,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真实、及时、前瞻的分析解读。笔者认为,这一组“特别报道”帮助广大读者更加清醒地认识了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走势。

——更加清醒地看到了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特别报道”站在全球的高度,采用最新权威数据,用数据分析、用数据说话、用数据解读、用数据论理,全面认真地梳理了经济发展的成果、现状以及可能遇到的新困难、新问题、新挑战,可能带来的新机遇、新动力、新发展,这有益于把我们的思想统一到中央的要求上来:我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依然处在较高水平,仍然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建设尚未完成,市场需求的潜力也未充分释放,经济增长的空间还十分广阔。进而更加坚定发展的信心。

——更加清醒地看到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特别报道”采取中外对比的方式,在报道国内经济形势的同时,还提纲挈领地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进行了盘点,对国际市场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分析,不仅指出了发达经济体的低迷不振,也点明了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地区的有效改观,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了解世界经济的“窗口”,使我们更加看清了自己的位置,找准经济发展的“站立点”,摆正“第二大经济实体”的心态,充分认识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也将有助于世界经济的复苏,而世界经济的好转,反过来也将有利于中国外需市场的改善。做到既不盲目“自我感觉良好”,又更加坚定经济结构调整的决心。

——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了经济发展质量比速度更重要。正如“特别报道”中所说的“质量比速度更重要”,只有科学地“稳”住了,才会有质量地“增”上来,反之,只有有质量地“增”,才能促进科学地“稳”。从这个意义上讲,确保了质量也就确保了发展的效益、确保了发展的可持续性。这提醒各级政府和领导必须牢牢把握“稳增长”、“保质量”不放松,注意防止和克服经济发展中的急躁病、盲动症,积极探索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路径,努力通过新的改革和发展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

(中国人民银行宜春市中心支行 熊建华)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