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12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建一支“不走的文化队伍”
本报记者 管培利 李己平

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严字乡君字村村民安金平最近很忙。身兼君字村文化大院小剧团主持人、编剧、导演等数职的她,最近正紧张创作小剧团的元旦节目,其中很多内容是关于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的。

安金平说,小剧团刚创办时,村里人都不认可,而现在不一样了,在十里八乡的名气越来越大,县里都有人要来加入我们小剧团。

这一切改变都得益于松原市发展农民自办文化的模式:在开展“送文化”下乡的同时,以乡村文化人才为支撑,以农村文化大院为主要载体,通过加强政策资金支持和专业技能培训,使文化在乡村生根、开花、结果,探索出一条符合农村实际、体现乡村特色、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十八大关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精神,针对农村地区艺人专业性不强的现实,松原市加强了对农民自办文化组织的支持,多次对部分农村艺人进行培训。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在松原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张玉君看来,君字村的做法就是在农村地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效方式。通过发掘、培育乡土人才,“种”文化建立起一支“不走的文化队伍”。去年,文化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的通知》,松原市申报的“种”文化模式被确定为第一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

记者遇到了今年65岁的赫友福。在君字村小剧团里拉板胡的老赫说起小康社会也是一套一套的:“皮鞋穿上了,冬天家家杀大猪,去县城的车一小时一趟,种地收入增加了,各种直补也增加了,在小剧团里表演也更乐呵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