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12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鱼水情深 实干为民
——记四川省阿坝军分区司令员夏春喜
本报记者 曹红艳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震后30分钟,在通讯中断、无法接到上级指示的情况下,一支救援队奔赴灾区。抵达汶川县城后,这支救援队组织搭建了第一顶指挥帐篷,协调召开了第一次军地救援会议。带领这支救援队的就是四川省阿坝军分区司令员夏春喜。

听说有153名到野外写生的大学生被困,夏春喜立即组织力量展开营救;得知茂县牟托村数百村民断粮,夏春喜扛起一袋25公斤的大米,走在送米队伍的最前面……

特大地震导致都汶公路全线中断。救灾物资要多花3天时间才能进入汶川。其中老虎嘴至彻底关大桥18公里道路,每公里大小塌方20多处,滑坡壅塞体抬高河床淹没道路,峡谷两岸飞石不断,被视为道路保通的难中难、险中险。

“打通老虎嘴、疏通彻底关?那可是玩命的事!”多家施工单位望而却步。

“我们上!”危难之际,夏春喜带领突击队上了都汶路。路断桥塌,重型机械进不去,施工全靠钢钎、炸药。那些天,夏春喜吃住在工地,险难路段亲自上阵。昼夜施工93天,他硬是带领民兵突击队推平了塌方区、疏浚了壅塞体,使河道水位降低10多米,打通了彻底关“瓶颈”。为此,他整整瘦了9公斤。

夏春喜在组织抢险救灾中看到了部队发展的方向,把部队通讯装备建设列为头等大事。随着GOTA对讲机、欧星和铱星电话等通信装备配置军分区机关和各人武部,军分区建起综合信息网、野战局域网、移动视频网、有线程控网、无线指挥网和民兵信息网,这些设施设备在后来的玉树、舟曲救灾及维稳处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夏春喜对地方干部也曾发过火。有一年,他受州委领导委托,下乡检查“万名干部送温暖”活动。在壤塘县阿诗玛村,他了解到,驻村干部竟然以吃不惯藏餐、喝不惯酥油茶为由,经常到外面购买食品开小灶,到群众家走访座谈只喝自己带的水。

“这不是生活习惯问题,而是对藏族群众的态度问题!”夏春喜按捺不住胸中怒气,当着地方领导的面对驻村干部提出严厉批评。

事后有人提醒他,“蹲点干部又不是军分区的人,你好歹给地方领导留一点面子嘛!”夏春喜的回答发人深省,“红军当年初进藏区时,也有群众和寺庙不支持。为什么他们最终却能接受红军,并和红军结下深厚情谊?就是因为红军把学人民、为人民的工作做得又深又细!”

在他的提议下,军分区广泛开展“三学三送、三进三包”活动,即学藏语、学藏歌、学藏舞,送政策、送医疗、送科技;进寺庙、进村寨、进学校,包教育、包稳定、包脱贫。夏春喜任职近5年来,军分区先后帮助群众修建小型电站8座,修通公路178公里,架桥37座,为83个村改良牧道600多公里,举办大棚技术培训班32期,减免各种医疗费用达500多万元,帮助10多万农牧民过上了富裕文明的新生活。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