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公费医疗、实行全民医保,整体来看是一种省钱的方式。当个人账户完全交由自己来掌控时,人们会本能地选择给自己省钱
近日,南京市宣布将从2013年1月1日起取消公费医疗制度,成为江苏省最后一个宣布此项改革的城市。公费医疗制度自此将退出江苏历史,取而代之的是全民医保。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江苏镇江就和江西九江并称“两江试点”,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004年,镇江形成覆盖全民的“两基本一救助”医疗保障体系——包含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及医疗救助3个类别,分为个人账户支付、纯个人支付与大病统筹3个阶段。
这是一套怎样的体系?
镇江市人保局医疗保险处处长钱小山举了一个例子:一位50岁的镇江市民,年收入按4万元计,每年,单位和本人分别需要缴纳占工资收入9%和2%比例的基本医疗保险费,个人再缴纳占工资收入0.5%比例的大病医疗保险费,总计4600元。由于他的年龄属于45岁到退休前这一档位,每年有相当于工资收入的5%、也就是2000元的医疗费用打到个人账户;这2000元全部用光后,这位市民就进入了纯自付阶段,作为在职职工,他每年的自付费用比例是本人工资的10%,也就是4000元;假如他当年的看病花费超过6000元,就又进入了由社保基金支付的大病统筹阶段。
这是一套精密的计算方案,从试点之初到现在做了很多调整,也根据市民的年龄、工作状态定下了不同的上缴和发放费用的标准。我们可以总结出两点:
首先,与目前很多城市将医保划分为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新农合3个险种不同,镇江市在医改之初便没有区分城市农村、职业身份,任何人只要履行缴费义务,完全享受一样的待遇,最大限度地实现全民医疗统筹。
其次,这套体系最大的设计,就是把医保划分为个人账户和大病统筹,前者解决小病痛,后者解决大问题。
按理来讲,个人账户的钱用得越快,就越早进入大病统筹阶段、个人获益也就越多。但真实情况又如何呢?数据显示:进入第二个自付阶段的人群,还不及镇江市参保总人数的10%;进入第三个大病统筹阶段的比例就更少了,在镇江市区范围的40万参保人员里,只有8%的人年医疗费用超过3000元。镇江曾经为大病统筹设定了每人20万元的上限,但经实践后又取消了,因为一年医疗费用超过20万元的人只占总数的千分之几,总费用并不高。
取消公费医疗、实行全民医保,整体来看是一种省钱的方式。个人账户个人管,相当于把社会医疗保险的相当一部分职能交给每一个个体。“花自己的钱总是心疼的”,镇江市90%以上的参保人员每年的医疗费用控制在个人账户的额度里,就印证了这一点。这样一来,职能部门就能把有限精力放到不到10%的人群中,把医疗基金用好,把保险的职能发挥好。
当个人账户完全交由自己来掌控时,人们会本能地选择给自己省钱。在全民医疗的大盘子里,每个人都是奉献者,每个人也都是既得利益者。取消公费医疗制度后,南京约有20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进入职工医保体系,他们将和现有职工一样,享受统一的制度政策、参保缴费、待遇标准、办理流程、医疗服务。从此之后,他们将会在看病问题上更有选择性地花钱,更多地考虑付出和回报是不是成正比。由此产生的巨大效益,难以估量。
到2011年底,全国已有24个省市将公务员纳入到职工医保体系,从公费医疗走向全民医保,已是大势所趋。全民医保制度的不断优化和完善,将让每一人都能均等地享受更好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