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12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环境一变天地宽
——河北香河县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 宋美倩 通讯员 张冬瑾 张 健
景色怡人的香河“天下第一城”。
经过治理,香河环境天蓝水清。图为运河一角。 (资料图片)

今年以来,河北香河县发力建设以“中国家具之都”、“现代产业高地”、“休闲商务新城”、“生态宜居家园”等为代表的系列工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探究原因,记者发现,该县大力优化发展环境,让宜业、宜住、宜游特点得到全面体现,让首都亮丽“后花园”、京津之间率先发展的“小高地”的优势得到进一步凸显。

抓干部作风

打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

“感谢你们的协调与帮助,让我们的项目这么快就能开工建设……”近日,刚刚入驻到香河县北方家具基地的益马家具有限公司负责人高波对该县干部作风发出了由衷的赞许。据了解,该家具基地为帮助企业尽快落地、投产,采用“一条龙”服务,在企业人员未出面的情况下,招商工作人员不辞辛劳地往返于规划局、建设局及企业之间办理相关的规划设计开工手续,同时,还多次与供电局、国土局、水利局等相关单位进行沟通,想尽办法为企业解决供电、供水、通讯等基础设施问题。目前,该企业一期工程的4栋楼房已开工建设。

今年以来,香河县开展了“干部作风建设年”,全力打造规范、廉洁、高效政务环境,力争实现“效能提速、服务提优、群众满意”。

让优质项目与香河结缘,首先要让“服务”真正成为优化发展环境的着力点、落脚点。今年以来,该县推行了“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专项服务机制,建立项目审批及后续服务全程代办制,最大限度地缩短建设周期;该县领导对园区和项目建设一月一调度,带领国土、规划、园区等部门的负责人深入项目建设现场办公,对项目进展中遇到的困难进行解决。同时,大力推行首问首办、限时办结、服务承诺、干部问责等工作机制,制定出台《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的若干规定》,发布实施《重点企业绿卡发放管理办法》,确保企业安心生产、放心经营。为打破传统办公模式,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他们对全县34个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逐项审核,审批事项由原来的265项缩减到170项,审批办结时限压缩至法定时限的四分之三。

“抓发展必先抓环境、抓环境必先抓作风。香河要发展,必须先从转变干部作风入手,才能打造最优发展环境。”县委书记王凯军说。为此,该县开展了增效能、转作风、肃官场等一系列硬举措、严条例、铁禁令。先后组织开展了“万人评价廊坊软环境”、“一把手”公开承诺、“效能廊坊”建设大讨论等机关效能建设主题活动,禁止公车私用、禁酒令、公布县委政府和部门领导手机号码等一系列“铁规”相继出台实施。据不完全统计,全县通过集中开展明察暗访活动,纠正各类问题30多个,处理各类违纪人员20余人。

着眼长效机制建设,全县还针对群众反映的“老大难”问题,重点对破坏发展环境、换届选举中的不正之风等进行治理,建立了纪检监察信访网站,将各乡镇、县直有关单位和300个村街全部纳入系统,实现了电子信访县、乡、村三级全覆盖,确保了提交事项按期办结,保障了群众诉求的圆满解决。

抓民生福祉

打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着力改善发展环境的重中之重就是改善民生。今年香河县委、县政府确立了“民生福祉提高年”。该县坚持财力向基层倾斜、向民生倾斜,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入手,筹资7.3亿元,实施教育提升、医疗强基、饮水安全、交通畅行、住房保障、文体休闲、社会养老、“五小”便民八大民生工程,在香河45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谱写了一曲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助推县域和谐稳定的华彩乐章。

“过去只能在家里给老乡们看病,现在有了独立的卫生室;过去只有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老三样’,现在有了高压消毒锅、雾化器、诊断床,而且药品全部实行‘零差价’统一配送……”提起县里搞的一村一所卫生室建设,当了16年王刘圈村村医的王辉颖感慨颇多。

据了解,香河县以构建高标准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目标,在全省率先实现镇村两级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率先实施县级医院“三双改革”、率先建立药品配送平台,采购率和配送率均达100%;新农合参合率达99%,农民健康档案电子建档率达89.7%,被确定为河北省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县。今年以来,该县筹资1.4亿元实施医疗强基工程,高标准推进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标准化建设。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全县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工作全省领先,新型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高效运行,3万余名群众直接受益。

“现在家里人生活方便多了,感谢党和政府给百姓办了这么好的实事啊!”矬口村张永梅拿到29号选房权显得格外开心。今年6月5日,香河举行首批限价商品房公开摇号,与张永梅一样,273户家庭办理了相关手续。

据了解,香河县此次限价商品房房源共计400余套,是在充分考虑了小区环境好、工程质量高、容积率低、物业管理优、房屋价格低等多重因素的基础上确定的。近年来,香河县持续加大廉租房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在425套经济适用房、196套廉租房全部发放到户的基础上,今年又投资2.4亿元启动了1250套保障性住房建设,让住者有其屋。

在农村,该县大力实施290户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工程。据了解,赶在“7.21”暴雨前搬进新房的困难危房户有56户,焦康庄村73岁的陈殿军老人就是其中的一位。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他的老伴患有精神病,老两口一直住在村水利涵闸的看护房里,这次钱旺乡专门为他申请了危房改造。据乡民政所长李建国介绍说:“陈殿军老两口是低保户,每个月有228元低保,年底有300元煤火费,过年还有几百元钱过节费。现在老人又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见到民政所的同志,老人感激地说:“多亏你们给我修了新房,要不,那场大雨就把我那涵闸看护房给冲走了。”

“这么多名家大腕来香河演出,真是开了眼界!”提起香河县中秋佳节晚会,参加晚会的企业家、孤寡老人、孤儿学生、环卫工人、医务人员、政法干警等都有这样的共识。为进一步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10月17日至19日,香河县邀请北京京剧院和中国评剧院开展了为期3天的演出,由县电视台现场直播,让全县百姓品尝了一次文化大餐。据悉,中央台的“七天乐”节目组正在香河忙碌,春节期间,在香河上演的土生土长的民俗文化节目将让全国电视观众分享。

长期以来,香河县大力发展文化惠民工程,一手抓文化产业龙头培育壮大,一手抓传统文化资源保护。以第一城、家具城、国华影视城为代表的“三大文化品牌”逐步确立。此外,该县已基本实现每个村街建有一个村民文化活动广场,建成“农家书屋”300家,实现“农家书屋”100%覆盖,累计配送图书41万册。以北运河为代表的大运河文化、以安头屯中幡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以香河肉饼为代表的传统饮食文化等“十大文化”取得长足发展,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6.19亿元。

抓整体提升

打造绿色环保的生态环境

近年来,香河县始终秉持“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不断发挥自身多河富水的生态优势,坚定不移地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子。按照“城镇形象攻坚年”的战略部署,该县专门聘请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县域城乡总体规划》进行高标准修编。11月8日,投资7000万元的香河县城市规划展馆正式开工奠基,香河县的城市化进程翻开了崭新一页。在谋划启动城市规划展馆建设的同时,该县大力推进城区基础设施及配套商业、生活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百姓们期待的“新城广场”赶在“十一”国庆节前圆满竣工,为香河增添了一道靓丽风景。

今年7月,该县投资4700万元建设的香河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正式运营,污水处理厂采用先进的生物处理技术,日处理污水1.5万吨;承载着香河家具产业腾飞重任的北方家具产业基地,上半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9700万元,目前园区内景观大道路面铺设全部完成,其他建设正全力推进。

在加大园区环境承载能力的同时,该县深入开展街头园艺、森林公园、环城林带建设,完成植树造林12485亩、71.48万株,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26.7%,打造京津生态休闲“后援地”。

为全面推进城乡绿化、美化水平,该县投资12.3亿元实施了五一路、绣水街包装改造等六大交通工程,努力打造展示香河形象、体现香河特色、彰显香河魅力的风景线、迎宾线。

该县先后投资近2000万元充实环卫队伍,增配专业设备,增设垃圾转运站。组建了环境卫生管理局,扩充了环卫队伍和装备设施,落实了街区、路段清洁责任机制,对乱停乱放、乱摆乱占等顽症严管重罚,城区环境面貌迅速改观;在农村,他们坚持把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作为改善乡村环境的长效机制,300个村街分别成立了保洁队伍,配备了垃圾清理车辆,修建了垃圾集中堆放点。截至目前,全县已累计投入整治资金1750多万元,清理各类垃圾近4.4万吨,新建垃圾池400多个,拆除违建440多处,栽植绿化苗木近12.2万株,全县乡村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善。

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滨水空间治理是一项福及当代、惠及子孙的工程。11月15日,香河县委书记王凯军等率领水务局、规划局、交通局、建设局、园林局主要责任人先后对通州潮白河兴各庄橡胶坝、运河甘棠橡胶坝、运河奥体公园和武清运河八孔闸进行实地考察,谋划启动了投资7200万元的义井大桥、小高坨漫水桥两道橡胶坝建设,同步启动了县域水系景观改造工程,该工程将为“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富民强县,建设幸福家园”的香河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