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前沿新知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2年12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学发展 始于“心”
郎 冰

信息的爆炸、通讯的快捷、生活的日趋智能……今天,我们正享受着由科学进步所带来的空前技术成果。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一定会引发第三次工业革命,极大提高和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时刻提醒着我们,科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而科学发展的原动力何来?回顾人类文明发展史,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实验物理学家丁肇中更为精辟地指出:“不出自于经济利益的好奇心,才是人类科学研究的原始动力。”

以本世纪的重大科学发现为例,30年来,我国科学家一直与国际合作,利用加速器技术寻找宇宙中的最基本粒子。这些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的基础科学研究工作,其初衷并不是出于功利性考虑,仅是受人类对自然界和宇宙的认识本能——好奇心的驱使,从而引发全球科学家乐此不疲地全力探索发现。天道酬勤,受益于探索未知的好奇心驱动。不久前,我国取得了震惊世界的顶级科学研究成果——首次发现中微子第三种振荡模式。与目的性极强的技术改进相比,这一重要科学发现虽不能立即带来经济、产业上的回报,却拓展了人类对宇宙、对世界构成的认识程度,搭建起科技进步的坚实基础。

可见,科学发现的关键是要有“好奇心”,产生第一流的思考、创意,才能真正走到科学发现的最前沿,并直接促动技术成果创新。那么,创新的灵感到底何在?除去伴随人们年龄增长所产生的知识增长,“青出于蓝”,年轻人的本真好奇心、活跃思维和多元创意同样是引发科学灵感的源头所在。因此,如果能够及早培养保护青年一代的科学探索好奇心,使其长期保持旺盛的创新火花,相信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的洗礼中,我们会看到更为汹涌澎湃的创新浪花。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