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个空间”谈起
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建设美丽中国的蓝图,必须从整个国土的战略格局去描画。十八大报告对美丽中国空间格局的阐述,可以浓缩为三个空间,即“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从生产、生活和生态三个层面作出了全面部署。
土地是我国发展的最重要资源,也是最大的瓶颈。虽然我国国土面积广阔,但是山地多、平原少,适宜工业化、城镇化的国土面积十分有限。据统计,适宜工业和城市建设及耕作的土地仅有180多万平方公里,仅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9%;今后可用于工业和城市建设的土地不到3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的3%。而我国生态脆弱区域面积广大,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域占全国国土空间的50%以上。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时期,土地的资源约束瓶颈愈加突出。如果仍按照以往粗放低效的土地开发思路和模式,经济和社会发展难以持续。
客观准确地认清我国的国土现状,必须珍惜并利用好每一寸国土,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
生产空间要集约高效,就必须确立集约发展的理念,注重规模效应,推进产业集聚,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目前,我国工业分散发展明显,无论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无论省级还是乡镇级都设有工业园区,“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情况仍然存在。有些地方为了加大招商引资的吸引力,不惜低价出让土地,将工业园区面积规划得过大,造成大量生产空间闲置浪费。要杜绝工业园区对土地的粗放利用,必须树立集约利用土地的观念,加倍珍惜土地,吸引投资不再依靠土地和优惠政策,而更多靠人才、知识、服务和环境,加快发展低能耗、高产出的绿色产业,促进产业集群,并将开发区土地单位面积GDP作为政绩导向。
生活空间要宜居适度,就必须建设规模适中的城市,并解决交通拥堵、空气灰霾、垃圾围城、水资源紧缺等“城市病”,真正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以城市社会为主的新发展阶段,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上升到2011年51.27%,超过1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已达118座。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镇建设用地低效扩张的问题也日趋严重,城市发展规模一味求大,很多城市盲目修建“大马路”、“大广场”、“大草坪”以及各种“新城”,许多城市不看条件,小城市要变中,中城市要变大,大城市要特大,特大城市要国际化。城市的无序扩张和城市人口的过快增长,使许多城市的“城市病”集中爆发。要建设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既防止大城市过度膨胀,也注意推进大中小城市和城镇的协调发展。
生态空间要山清水秀,就必须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构筑生态安全屏障,将人类活动对生态脆弱区的影响降到最低。所谓生态空间,是指具有重要生态功能、以提供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为主的区域。
我国是世界上生态脆弱区分布面积最大、脆弱生态类型最多、生态脆弱性表现最明显的国家之一。西部12省(区、市)是我国生态脆弱区的集中分布区,其中,甘肃作为全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境内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土地总面积的90%。近年来,我国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等大规模的生态工程,有效减轻了历史上国土空间粗放式开发对于资源环境所造成的破坏,也优化了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构筑北方防风固沙屏障、西部高原生态屏障、长江流域生态屏障等十大国土生态安全屏障。明年起,“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规划”将开始实施,为期10年,总投资达877.92亿元,将进一步减轻京津地区风沙危害,构筑起一道绿色的生态屏障。
总而言之,“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三者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只有将生产生活空间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减少工业化、城镇化对耕地的过度占用,才能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才能切实保护好生态空间,才能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