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地方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12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居乐业绽笑容

上图 2012年11月4日,陕西绥德县刘家石畔村群众齐聚村头,面对喷涌而出的清泉,男女老少欣喜若狂。近年来,榆林市已投资8.83亿元,建设各类农村饮水工程5489处,解决了29.98万户179.92万人的饮水问题。

下图 横山县南塔乡李崖窑村李邦庭一家13口人,住在一个山窝里,吃水十分困难,要拉着毛驴到3公里外的一个蓄水洞里拉水,每天来回三四趟,累得毛驴也跑不动了(2011年1月14日摄)。

近两年前,新华社记者走访了陕北11个县40多个贫困户,了解到在陕北繁荣的能源经济背后,仍然生活着大量贫困人口,部分地区贫富差距拉大,看病难、上学贵、子女多成为部分致贫的主要原因。

两年过去了,记者驱车3000多公里,再访了这些贫困户。所见所闻,让记者深深地感受到,在这些贫困户中,除2人生病去世外,其他40多户人家基本上安居乐业。记者问起他们目前的生活状况,受访者的脸上大多绽出笑容。

陕北地区现总人口570多万人,目前年收入25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仍有116.7万人。从2011年开始,陕西省新增财力的80%用于民生支出,成立了陕北扶贫移民搬迁安置领导小组和指挥部,举行了陕北白于山区和黄河沿岸土石山区扶贫搬迁开工仪式。截至目前,陕北共搬迁3.98万户16.6万人,建设了196个集中安置点,房屋主体建设基本完工,房屋分配时公开、公正、透明,本着群众自愿和贫困户优先的原则,目前已有4170户入住上新居,从根本上实现群众住房有保障、产业有发展、增收有渠道、环境有改善、生活质量有提高的目标。

新华社记者 陶 明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