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地方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12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共谋共建共管共享
广东从六个方面创建幸福村居
记者张建军

◎ 提升宜居水平 ◎ 夯实宜业基础

◎ 改善生态环境 ◎ 提高文明素质

◎ 营造和谐氛围 ◎ 建设平安环境

本报讯 记者张建军报道:日前,广东省印发创建幸福村居提升宜居水平工作方案等6个工作方案,提出将在全省范围内,从提升宜居水平、夯实宜业基础、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文明素质、营造和谐氛围、建设平安环境等方面打造幸福村居。

在提升宜居水平上,广东以改善农村居住条件、提高村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力争用5年时间,重点解决全省约3000个不具备生产生活条件的自然村涉及6万户、30万名群众搬迁和54.15万户低收入困难户住房改造等问题。在此基础上,还根据农村资源禀赋条件,挖掘岭南文化、岭南特色和岭南优势,弘扬和传承农村传统文化,提升村居文化内涵,推动名村、示范村建设,实现安居、乐居、宜居目标。

在夯实宜业基础上,广东以为农民提供适宜创业、发展的环境为目标,计划通过5年的努力,基本完成全省影响面广、综合效益好、群众急需的重点中小型灌区和中小型机电排灌工程改造任务,完成相对集中连片的小山塘、小灌区、小泵站等小型水利设施建设,同时扶持现代渔业产业化基地和渔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完成实施沿海捕捞渔民转产转业,带动渔民创业就业,实现渔民脱贫致富、渔区和谐稳定。

在改善村居生态环境方面,广东提出到2016年,全省50%的村居建成生态村居,全省实现城乡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一体化,完成93个县(市、区)的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23条生态景观林带营造林建设任务,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达88%以上,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0%以上。

在提高文明素质方面,广东将以文化部门的“五个一”和“五个有”工程为主体,大力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提高农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缩小城乡居民的思想文化差距。

广东还将以缩小农民收入差距、提升农村社区服务质量为重点,努力创建农民收入水平高、社会保障水平高、教育水平高、社区服务质量高的和谐村居。计划到2015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万元,年均增长速度为8.75%。

幸福村居离不开平安建设。广东将开展平安村居、平安校园、平安企业、平安家庭等基层平安环境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提升村居社会治安管理水平和村民安全感,为人民群众创造平安稳定、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在提出“六位一体”打造幸福村居的同时,广东强调,要尊重群众意愿,充分发挥群众主观能动性,增强群众参与意识,确保村居建设、改造体现群众诉求、满足群众需要,实现“幸福村居由群众共谋、共建、共管、共享”目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