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桌面喷墨打印墨盒是彩色打印的关键消耗性部件,一台100美元的喷墨打印机,换一个墨盒需要30美元。长期以来,打印墨盒技术被国外专利覆盖,市场被国外垄断,价格十分昂贵。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彭孝军教授带领团队,与珠海纳思达、珠海艾派克、珠海莱茵柯等公司合作,在国际上独树一帜,实现了墨盒三大核心关键技术的突破,获得国内外专利授权20余项。
桌面打印墨盒的关键技术包含墨水、墨盒、识别芯片三部分。该技术自2008年起整体获得大规模应用,年产通用墨盒达6000万套左右,占全球通用墨盒20%以上的市场份额,年产打印墨盒芯片2.4亿片,占全球喷墨兼容芯片70%以上的市场份额,从根本上冲破了国外的垄断地位,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喷墨打印耗材工业的发展。据彭孝军介绍,墨水中的染料是打印图片质量的关键,也是国际墨盒品质的制高点和国外跨国公司专利垄断的焦点。墨水的运动控制由墨盒结构部件执行,跨国公司从原理到设计都已用专利覆盖。而打印机生产商设立的芯片具有排他性,不仅要破译原有程序和密码,还要建立自有知识产权的新程序,因此通用芯片需要比原程序具有更高的技术内涵才能实现。
大连理工大学在喷墨染料、墨盒结构、芯片技术等方面实现了核心技术的突破,为我国打印墨盒扫清了知识产权的障碍。新型染料突破了喷墨打印图像的耐候稳定性这一行业技术焦点问题和技术壁垒;用于控制墨水流出的空气微压阀,替代原有技术,具有储墨量多、残墨量少、降低用户使用成本等特点;将芯片与墨盒分离的适配器技术,实现了更换墨盒来重复使用芯片的梦想;在全球率先使用的电容+SRAM+EEPROM组合技术,巧妙地实现了与国外FRAM芯片相同的功能,打破了国外跨国公司的垄断。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大规模产业化让墨盒的价格降下来,实现了通用化。近三年来,珠海纳思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应用新技术累计生产墨盒1.6亿多个,按自产平均每个40元,国外进口平均每个60元计算,可以为使用者节约资金32亿元。珠海莱茵柯公司近三年实现生产6亿片集成电路芯片,这些芯片用于通用墨盒的生产,以原装墨盒每个60元计算,通用墨盒每个40元计算,可以为使用者节约资金120亿元。 (马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