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高交会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11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培育创新沃土 构建服务体系
——深圳福田区加快经济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 杨阳腾

依托高交会“中国科技第一展”的平台优势,深圳福田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大力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新高地。

福田区提出,2013年底前形成以深圳国际创新中心为引领的福田新兴产业策源地,通过引进25家至30家高成长型企业,形成不低于30亿元的新经济增加值。

知识产权战略推动创新发展

福田区充分认识到保护好知识产权、维护好创新环境、激励创新热情、聚集创新人才的重要性,积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用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

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被福田区视为推进创新体系建设的抓手,2007年4月以来,福田区挂牌成立了知识产权局,先后制定出台了《科技发展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自主创新产品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政策,对国内外发明、实用新型专利、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等进行资助。

2007至2011年,福田区知识产权专项资金资助金额达2723万元。今年初,福田整合各项政策扶持性资金,发布《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及8个配套文件,进一步完善区域知识产权政策体系,增加了对发明专利产业化的支持力度。

在加大资金支持的同时,福田区还创新知识产权保护手段,有序开展认证认可检查,通过开展各项专项行动查处侵犯知识产权案件。近3年来,福田区共处理各类投诉1025宗,立案查处侵犯知识产权案件1262宗,其中,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23宗,没收侵权假冒商品62万件。

随着知识产权战略的有力推进,福田区发明专利申请取得了喜人成果。自2006年以来,福田区专利申请数达到30842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数为10926件;专利授权18639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数为3005件;5家企业分别获得2项“中国专利金奖”和6项“中国专利优秀奖”;拥有驰名商标13件、广东省著名商标85件,拥有量在深圳市各区中位列第一。

特色举措完善区域创新体系

由于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倡导自主创新,福田区的革新理念蔚然成风,创新型城区建设稳步推进。

近年来,福田区精心培育创新沃土,构建创新服务体系,先后建成上沙创新科技园、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园、福田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等高端产业园区,引进中国IT价格指数、华强北中国电子价格指数、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南方分院、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深圳实验室、国家安防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深圳工作站等国家级公共技术和服务平台。

作为区域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一环,福田区先后成立了7个知识产权工作站,主要负责接受知识产权保护的咨询和投诉,指导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协调和解决知识产权纠纷,严厉查处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其中,专门服务于天安创业园的天安数码城知识产权工作站,以高标准的软硬件配置、高素质的人员配备、高水准的知识产权服务,为天安园区1000多家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服务。

如今,福田区内知识产权代理机构聚集,服务范围日趋全面。截至目前,深圳市共有专利代理机构51家,其中,有32家是在福田区注册的,占到总量的62.7%。福田把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放在专利中介服务机构上,结合上级有关知识产权试点区域工作的要求和福田区专利代理机构集中的特点,采取多种扶持方式发展和规范辖区专利代理服务机构,使各类代理机构在专利代理、专利战略研究咨询、专利保护、宣传培训等方面为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和公众提供优质服务。2010年和2011年,福田区依托专利代理机构开展“发明专利零突破”行动,58家企业实现了发明专利的零突破。

新兴产业形成聚集效应

作为深圳互联网和电子产业的发展高地,福田拥有丰富的科技发展基础资源,电子商务交易、互联网企业在深圳市占比超三成。2011年,福田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149亿元。

随着制度环境的不断优化,福田区积极营造创新服务氛围,逐步打造产业集群的创新路径,推动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福田区将重点放在政府主导下的加速器建设、高成长企业引进、大体量产业基金介入、更紧密的产学研结合、高层级公共技术平台的服务提供等领域,逐步形成“多元化的参与主体、集约化的物理空间、密集型的合作网络、专业化的服务团队、多样化的服务模式”的管理模式。

按照规划,从2014年到2015年,福田区新兴产业集聚空间将达到60万平方米,实现科技创新体系对新兴产业的全辐射,完成“从注重企业聚集向注重产业培育转变、从注重基础服务向注重增值服务转变、从注重自身建设向可持续发展转变、从科技创业孵化向全链条孵化转变”,成为全区新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