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2年11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影片须适应观众需求
□ 王浙滨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方方面面的政策支持,更需要拿出一件件有力作品。电影创作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真正用好作品获得观众的认可。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电影发展迎来了大好时机,但作为电影人仍需不断思考的是,如何拿出更好作品奉献给观众?如何让影片走进更多人的视野?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道路,就电影创作而言,这就体现在电影作品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把脉”人民的需求。

日前,我们拍摄了一部由中宣部和广电总局联合推荐的十八大献礼影片《许海峰的枪》,影片讲述了许海峰从一位供销员到成为奥运冠军的奋斗历程,包括他在运动道路上遭遇的荆棘和坎坷,也包括他在这一过程中的坚守。影片放映时,我们到影院观察人们观影的反应,发现影片结束灯一亮,很多观众眼泪汪汪。他们评价说影片拍得非常真诚。电影是“精神食粮”,既体现健康的精神追求,同时也是艺术上的享受。这是一种内心的交流,观众会体会,会感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方方面面的政策支持,更要拿出一件件有力作品。“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电影人需要沉淀下来,出好作品,用电影本身的魅力获得观众的认可。

文化服务人民,还需要让更多的群众共享文化建设的阳光雨露。近些年,我们在电影走进群众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还有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有些电影票比以前便宜了,一些青年观众可能消费得起,但还是将部分观众挡在了门外。文化产品要让群众消费得起,而且感到消费得值,仍然任重道远。

(作者系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艺术总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