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1205万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其中农村教师占80%。针对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难点、薄弱点,未来将在改善农村教师待遇、加强培养培训、推动城乡教师流动等方面下大力气,让农村教师下得去,让农村教师留得住,让农村教师教得好。努力把农村教师素质和农村教育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本报北京11月13日讯 记者佘惠敏报道:今天20:00至21:00,党的十八大新闻中心举办网络访谈活动,教育部部长、党组书记袁贵仁,山东大学党委书记李守信,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县希望小学校长周标亮,甘肃省嘉峪关酒钢三中教师闫桂珍4位十八大代表,就“中国的教育公平”这一主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每年资助困难学生8000万人次
袁贵仁说,近年来,国家主要通过4个方面的工作,积极推进教育公平。
一是健全资助体系。目前,我国已建立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完整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每年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近8000万人次,资助金额980亿元。在中西部地区启动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路费资助项目。
二是努力缩小区域差距。一方面,对中西部采取特殊的政策和财政支持,另一方面,加大对口支援力度,如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提升中西部高考录取率等。
三是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坚持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近两年来,中央财政投入350多亿元,实施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实施特岗计划,共招聘30万名毕业生,其中80%留在当地从教;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每年有近万名毕业生到中西部中小学任教,还有面向农村教育的志愿服务计划。
四是切实缩小校际差距。近年来,主要通过加快薄弱学校改造、推进县域内校长教师合理流动、将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等办法,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从今年开始,教育部将开展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市、区)的评估认定工作。
袁贵仁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部署,以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确保每个公民接受良好教育的权利,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资源更多向农村倾斜
针对中国重点大学中农村生源所占比例一直在下降的问题,李守信表示,目前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存在较大不平衡,优质教育资源大都集中在大城市,而且近年来我国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上升,这都是造成重点大学中农村生源占比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李守信表示,解决这一问题,核心是要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将教育资源的分配向农村、贫困、民族地区倾斜,使更多的农村学生获得更好的升学机会。
中国经济网记者向李守信提问,我国高校目前采取哪些措施帮助贫困学生实现大学梦?
李守信回答说:“目前,在高等教育阶段已建立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此外,国家还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面向高校设立奖助学金,共同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留守儿童教育需多方协调合作
5800万农村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情况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回答如何让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的问题时,周标亮在介绍了自己的经验后说,学校教育应是影响留守儿童的主渠道。要想让留守儿童在学校快乐健康成长,首先教师要有爱心和责任心。留守儿童的老师是双重身份,既是老师又是父母,要经常关心他们的身心变化与需求。第二是在学校里要举行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让每一位留守儿童都有参与机会。第三是学校要想方设法改善寄宿条件,让留守儿童有家的感觉。
周标亮表示,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和谐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难题,不能单靠某一方面的力量,需要学校、家庭和政府等多方面协调合作。
系列举措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我国有1205万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其中农村教师占80%。但是,优秀教师的短缺是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对此,袁贵仁介绍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一系列举措。
一是完善补充机制,让农村教师下得去。在部属师范大学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共招收6.3万名学生,毕业生中的92%到中西部中小学任教。实施了特岗计划,招聘30万名毕业生,其中80%留在当地从教。
二是改善地位待遇,让农村教师留得住。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向农村地区倾斜。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实施工资倾斜政策;对在农村地区长期从教、贡献突出的教师加大表彰奖励力度。
三是提高业务水平,让农村教师教得好,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帮助农村教师提升素质。
高考阳光公正但不能一考定终身
针对高中阶段升学考试跟素质教育的关系问题,一直工作在高中教学第一线的闫桂珍认为,“高考是选拔人才的考试,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中国人口多,就业压力大,用人需要选拔,要想选拔人才,就需要一种尺度和标准,这就是高考。高考是我国现在最科学阳光公正的考试。”
闫桂珍认为,应在义务教育阶段落实好素质教育,而高中教育就是升学预备教育,有压力、有负担、学习苦一些是正常的。
闫桂珍也建议加大高校自主招生力度,同时一年多考,不要一考定终身。